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先锋本色写春秋

延安日报 2010-11-23 21:43 大字

(上接第一版)刘刚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坚持从群众最急迫、最渴望解决的事做起,“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身着迷彩服的刘刚,一年四季跑得最多的还是通往全镇乡村的路,进的最多的还是老百姓家的门。哪个村子在山梁上,哪个村子在平川里,哪家人姓甚名谁、劳力多少,哪家人无儿无女衣食无靠,他都了如指掌。

在“创先争优”工作开展中,刘刚在当好“指挥员”的同时,主动当好“战斗员”,带头开展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深入群众、带头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刚来杏河时,刘刚面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元,全镇 个村有一半未通自来水,偏远的 个村民小组不通路, 的村民小组不通电,人均基本农田不足亩等诸多困境。他调任的第一天,就到全镇面积最大、位置最偏远的狼岔咀村去调研。这个村距乡镇驻地 多公里,个村民小组 户散居在方圆 平方公里的三道岭四条

沟里,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艰苦,曾流传着“吃死肉,穿旧衣,春秋两季锅无米”的说法。如此贫困的情景,更加坚定了刘刚扎根基层、帮民解困的决心,增强了他改变当地群众贫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随后半个月时间里,他跑遍了全镇 个村个村民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宣讲党的农村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杏河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大改善,吃水难、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  ,成为贫困的白于山区第一个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镇、村、组道路通达率达到

。新修农田 万亩,由过去人均不足 亩达到亩。退耕还林由原来万多亩,增加到 万亩。全镇已建成新农村 个,并完成了所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八年来,刘刚跑遍了杏河镇的山山峁峁、村村组组,对全镇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民情笔记就有 本,大大小小的本子密密麻麻,老百姓的事情他

比驻村干部都清楚,把对农民的感情注入到工作中。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的“我入党不图名、不求利,甘愿做老百姓的儒子牛”,他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苦干实干,甘当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的忠实公仆。

杏河镇每一个新村的建成、每一项产业的发展、每一位百姓的疾苦……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与汗水。为走出适合杏河自己的产业道路,刘刚日谋夜算,经过认真的调研,结合杏河的实际,镇上制定出了山岭小杂粮、川道棚栽业,全面发展苹果业的绿色产业发展思路。经过不懈努力,在原有 亩老果园的基础上,经过年的发展新建成的苹果园已达  亩,建成“一村一品”养殖村 个,建成大弓棚 棚。昔日仅靠种粮得温饱的杏河人而今有了产业做后盾。今天,站在杏河岸边的高山上,看往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鲜亮的绿衣,层层梯田依山相连,一座座大棚、弓棚横卧山间,一个个新农庄拔地而起,一辆辆摩托、农用运输车辆匆忙行驶……

熟悉刘刚的干部都知道,他敢于碰硬,敢于下茬,从不

回避矛盾和问题。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刘刚身上依然保持着善打硬仗、敢于攻坚的军人作风,下属说他是“狮子的吼声,黄牛的作风”,各项工作以身作则,强力推进,真正做到了高标准、快节奏、高效率。  年,针对部分村财务混乱、石油征地款兑现不及时引起的群众上访问题,他带领镇干部全面清理了 个村的财务,先后对名挪用征地款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纪律处分甚至撤职处理。这件事在全镇和全县震动很大,既教育了镇村干部,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多年来,刘刚团结带领一班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从心底里感激他、拥戴他,敲锣打鼓送来十多面锦旗牌匾,上面写着“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等话语。刘刚说:“作为刘志丹烈士家族的后代,我对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深有感触。搞好农村工作也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沉得下去、吃得下苦,才能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新闻推荐

志丹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示范点工作

本报讯(李斌)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志丹县创建了6个反腐倡廉建设示范点,通过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示范点创建工作得到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先锋本色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