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济发展硕果全民共享

延安日报 2010-12-16 21:40 大字

(上接第一版)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县上又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将城镇无业居民也纳入到医疗保险体系中,为他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2006年,全县参合农民79538人,参合率86.7%,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参合农民已达到99417人,参合率93.7%。全县农民住院医药费平均补偿从2006年的34.6%,提高到了今年的47.8%。截止9月30日,全县参合农民受益人数达19575人(次),补偿医疗费用1091.22万元。全县参合城镇居民从2007年的5007人增加到目前的16589人,参合率由17%提高到97.5%。全县参合城镇居民受益人数达1267人(次),补偿医疗费用424.21万元。报销补偿人次,平均每人补偿金额逐年增加,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群众从新合疗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养老保障,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2009年12月25日,志丹县麻地坪村村民王生高高兴地从县农保办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自己的养老保险储蓄卡,他激动地说:“梦也不梦到咱也能像城里干部一样领上养老金。这下,再不用向儿女张口要钱了,过年时还能给孙子孙女打发点压岁钱呢!”

为了让全县10.5万农民彻底解决老有所养,志丹县又是先行一步,在全县全面推开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该县按照党的十七大

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试行办法、制度,将本县18周岁以上农业户口的农民(包括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暂不具备条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职工)作为对象,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50元,县财政补贴50元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期限为18至59周岁。从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每人每月为60元,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的农民,不用缴费可直接开始领取。截至目前,志丹县已有63300人参保,10310人享受到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养老金671.291万元。

县上还特别注重对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将“五保”对象供养金提高到每人每年2014元,并在顺宁、旦八、杏河建成三个敬老院,对125名孤寡老人进行了集中供养。

减免学费,让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

“我们上学不光不收学费,早饭还发一袋牛奶、一颗鸡蛋,每天还有1.5元的生活补贴呢!”刚刚由农村进入县中学就读的初一学生刘贝贝高兴地说。在志丹,免费上学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县上从200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实施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免计算机上机费、免电教教材代办费和冬季取暖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五免一补”政策,先后拨付资金1339万元,累计惠及学生142495人。从2006年秋季开学开始,对高中教育实行“三免一奖”,即免学费、择校费、取暖费和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先后拨付资金1736万元,惠及学生24322人。今年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实现了中小学生蛋奶工程全覆盖,使全县(包括职中在内)25845名中小学生受益。

就业安置,为群众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促进社会人员就业,保障群众生活,志丹县想尽了办法。县上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不断健全就业机制,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并开展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后续服务;对每年回县大学本科生聘用安置到事企业单位工作;对大中专毕业生公开考试聘用,积极协调驻志石油企业帮助就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培训外出转移就业和扶持自主创业;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待业青年实施再就业优惠扶持和开

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对残疾人子女、零就业家庭子女积极协调培训,帮扶就业。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再就业、实用技术及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待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2006年以来,县上累计招聘安置大中专毕业生2655名,开发就业岗位3850个,公益性岗位451个,劳务输出63370人,输出前培训78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5%以内。

住房保障,让老百姓都住得起房

2009年5月1日,志丹县桥北社区居民张宏满特别高兴,他们一家人搬进了新租房。新房地面已经用水泥打平,墙壁粉刷成白色,屋内显得非常整洁,自来水、电视闭路线直接接到家里。“县上给我们发放了租房补贴,自己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住房,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志丹县把住房难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有效缓解了城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仅2010年,志丹县新建廉租房168套,发放廉租补贴68.42万元,使城乡居民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85平方米,农村基本消除了危房户,被评为“全省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县”和“全市廉租住房建设先进县”。

基础设施,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傍晚时分,在机关工作的30多岁的胡先生带着家人在河滨公园散步,微风携带着青草、鲜花的香味轻拂着脸庞。位于县城三马路投资3900万元兴建的河滨公园,傍河而建,长4.2公里,占地15.5亩,像周河岸边的一颗明珠,是居民最满意的民心工程。每天傍晚时分,居民在这里或散步、或聊天、或锻炼、或嬉戏,尽情地享受着快乐惬意的生活。

十一五期间,志丹县大手笔、大气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投资1.3亿元改造三马路;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城南广场;投资过亿元改造城隍庙沟和前桥沟;投资7000万元新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投资3.9亿元建设灵皇地台住宅小区……一件件体察民心、关注民生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镌刻在志丹14.9万人的心中。

放眼未来,祁玉江说:“志丹县十一五发展的过程,是为人民创造幸福、提高幸福指数、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展望十二五,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发展与幸福的同步提升,把志丹县打造成西部大地上最宜人居的幸福城市。”

幸福志丹,明天更好!

A⑧

新闻推荐

志丹县石油伴生气综合利用初显成效

本报讯(曹东良陈延瑞)近年来,志丹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实施了石油伴生气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已初显成效。一是利用石油...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