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土教育 把根留住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6-24 23:59 大字

阿坝州开发的乡土教材。

学生阅读乡土教材。

成长路上,谁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编者按课堂吹来乡土风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脱离原乡文化。然而,成长路上,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如何获得?一些基层学校的探索实践值得关注。本版推

出《课堂吹来乡土风》,寻找乡土教育的样本,以供借鉴。

□本报记者 吴平

全班学生身穿羌服,挑着担,牵着羊,拉着大人,展现着古羌人翻山越岭,从遥远的大西北迁徙到岷山的景象——音乐诗剧《云朵上的民族》,再现了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中的一课。

6月11—12日,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茂县举行。茂县凤仪镇小学教师余晓蓉介绍,该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已经五年。阿坝州教育局副局长王树全认为,统编教材要更好地辅以乡土教材,培养出的学生才不会是“有知识缺文化”,其精神面貌才能与现代文明相匹配。

个案点击

家庭传承缺失,乡土文化在课堂复兴

“以前,乡土文化是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自然而然在口传心授以及模仿和共同劳动中习得的。如今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和父母分离导致这一代际间的传习被打断。”在研讨会上,贵州省黔南州政协委员成其灵说,学龄儿童社区生活主要以学校生活为主,如果不能在学校课程中注入充实、丰富的乡土教育,本土文化传承堪忧。

2000年前后,我国开始新一轮课改,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提出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校的课程。阿坝州先后编写了56种藏汉双语幼儿及中小学读物,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共同编辑出版了《沃布基的故事》《云上的家园》《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我的草原我的家》等乡土教材,其中,“小洛让”用故事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全方位呈现藏族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等,教材读本编写富有新意、寓教于乐。

经验之谈

教材因需制宜,本质应回归生活

一套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动辄几十万元,涉及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行政资源,好不容易做起来,学生还未必喜欢。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

成其灵坦言,他们也曾走过弯路,为了“速成”,把县志资料、网上搜来的素材一通堆砌,看似内容丰富,但不接地气,也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遭遇挫败后,才开始认真研究,走访民间艺人、村里老人,倾听学生和一线老师的意见,历时1年多,才编成了较为成功的教材。

一定要有一本完整的教材才能教学吗?不尽然。雅安市荥经县开发的 “乡土校本活页教材”介绍了砂器、天麻、桢楠等当地特产、风俗文化,既可独立成篇,又能将独立的活页组合为单元教材。荥经县教育局职员李正学介绍,这也是乡土教育改革的一种探索。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正统的教材效果并不好。对此,中央民族大学鄂温克族青年学者乌日乌特和他的团队开发了“看动漫学语言”的卡通片:“12集一个系列,涉及日常词汇、简单对话等,这些内容都是与鄂温克族狩猎放牧等生产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卡通片里展示的就是本民族日常生活场景,学生们看着亲切,跟着小主人公听读朗诵,效果非常好。”

河南信阳乡村建设协会的赵志雄老师则认为,老师不能太依靠教材,他们当地不仅没有先导教材,反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课,来自己生成教材。“在贯穿全年的7大板块茶文化学习中,学生要采茶,绝不能游戏式地浅尝辄止,而要坚持采够2小时,量要达到几十斤,他们会很累、很热,爆发负面情绪,但这才是真实的生产生活。学生把茶拿到市场去卖,会不好意思,老师家长一直鼓励,才终于卖出去。教育不是一团和气,真实的体验才能催生成长的力量。”赵志雄介绍,最后,学生把观察日记、图鉴、照片、文字等集合成他们独一无二的教材。

声音>>>

“人口多的大民族,如维吾尔族,他们的语言能够通过在大专院校培养维语专业人才来继承和发扬。而我国还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如鄂温克族等,需要在少儿时期保证有一定的语言传习环境。”

——中央民族大学鄂温克族青年学者乌日乌特

在现代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中,汉族学生也面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认同问题。合格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有根的人,这样才不会出现“城市融不进、农村回不去”的尴尬境遇;把根深扎故土并不是将他们固着在乡村,而是帮助他们走得更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后记>>>

乡土教育,也厚重也放松。

说它厚重,是因为乡土教育要传承文化,要让民族精神绵延不绝,让走向世界的孩子都能保有可亲可感的乡愁和精神家园;说它放松,则是因为它让教育回归生活和自然,解放了师生的天性。以前都要求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通过试行乡土教育,赵志雄体会到,老师不需要有一桶水,只要有桶和碗,就能跟学生一起,沁出一杯好茶。

茂县黑虎小学教师王明月坦承作为外地人,今年之前一直想走,因为找不到家的感觉。但是今年他带着学生了解羌族文化,羌笛、羌绣、舞蹈,还有古老神秘的图腾和建筑…… “现在如果让我走,我会舍不得。我一个外地的人都慢慢被感染了,何况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呢?”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种“黄金芽” 每亩净赚万余元

刚采摘的“黄金芽”。□本报记者樊邦平文/图在我国茶叶中,“黄金芽”是一个新兴的品种,该茶的原始品种于上世纪90年代在浙江省余姚市被偶然发现。后由当地茶叶研究单位经过近10年时间选育而成,是国...

荥经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荥经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