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统剧目在变革中前行
观众们踊跃扫描微信公众号,获取剧目动态。
音乐剧《我是川军》剧照。
川剧《火焰山》剧照。
首届四川艺术节大幕将启,精品剧目倍受追捧一票难求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文/图
11月,成都的各大剧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将于11月20日正式启幕的首届四川艺术节,召集了来自21个市州的29台优秀剧目参与“四川文华奖”评比。为了吸引观众,所有剧目在票价方面可谓相当优惠:从20元到60元不等。省文化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9日,剧目平均上座率超过了90%。
离开了惠民价格和优秀剧目,观众是否会继续买账?目前四川省传统剧目质量如何?未来怎样培育年轻人的市场?本报记者专访了部分剧组编导、演员、音乐制作人,以及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石勇,探寻答案。
◎台前直击
票价变低廉,观众很踊跃部分剧目一票难求
因成都的剧场有限,整个四川艺术节又有多达29台剧目要演,有的还要连演两场,原本定于11月20日开始的“四川文华奖”舞台剧目展演评比,不得不将部分剧目提前上演。经过协调,参演剧目最终整整提前了18天开演。11月2日,第一场剧目——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出品的话剧《尘埃落定》,在成都上演了。
没有过多宣传,也没有媒体预热报道,艺术节剧目就这样静悄悄地开演了,这样的开头让省文化厅的工作人员们对剧目上座率 “提心吊胆”。不过,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的景象让大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省文化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2日的话剧《尘埃落定》、3日的歌剧《盐神的女儿》、4日的歌舞剧《大美雅安》、6日的京剧《落梅吟》、7日的话剧《铁炉汉子》平均上座率超过了90%,部分剧目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
这些剧目为何能如此火爆?“因为便宜呗。”80后IT工作者江朋鲜告诉记者,最贵的票价也才60元,这对于爱尝鲜的他是个不小的诱惑。11月8日,由四川交响乐团出品的音乐剧《我是川军》在成都西南剧场上演,市民何燕带着自己10岁的大儿子早早地来到剧场。“票价这么便宜,又是抗日题材,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何燕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带儿子来看音乐剧,相信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11月9日,省川剧院的作品《火焰山》的上座情况依旧火爆,孙悟空和牛魔王大战数个回合,让观众连声叫好。看到观众们这么支持,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石勇感到十分欣慰。“以往我们一台演出,台上的人比台下的人还多。演出前几天,我们都是到处送票,送出去人家还不一定能来,演员们心都寒了。可喜的是,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连工作票都俏得很。”石勇告诉记者,现在一台演出工作票就几张,内部人员想看也得掏钱买,没得商量。
◎幕后追访
建大数据库,搞精准营销省职院团拧成一条绳
“观众的支持离不开院团联盟。”石勇告诉记者,省文化厅从去年下半年起开始思考院团联盟,计划把省川剧院、四川交响乐团、省歌舞剧院、省曲艺研究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等几个省级职业院团整合到一起,降低成本,加强交流,培育市场。“法人还是分开的,各院团主要在内容创作、演员互补、宣传营销、决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整合。”据石勇回忆,以往各职业院团各自为政,服装、道具采购量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宣传不到位,观众群体小,盈利微薄,人才流失,陷入不良循环。
石勇告诉记者,“面对国内外各类文化侵袭,四川传统文化有必要拧成一条绳。一些院团善于作品创作,但营销能力差;另一些则反之。现在大家走到一起,就能互相弥补,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
院团联盟能做些什么?“首先能降低成本。”石勇告诉记者,院团联盟统一采购道具,统一培训演员,统一运用政策资金,共同决策,能让票价以最大幅度下降。“一张票180元、220元可能不会有人来看,但60元是有人看的。”石勇表示,首届四川艺术节本身就是文艺院团改革的成果,把戏曲、话剧等各类剧目整合到一起集中宣传,再用亲民的价格占领市场,目前已初见成效。
“院团联盟还能建立大数据库,进行精准营销。”石勇告诉记者,目前省文化厅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省观众发放文化惠民卡。“剧场、社区、街道、县城、乡镇……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免费领取文化惠民卡。持卡并关注微博微信,还能在各类剧目票价上进一步打折呢。”石勇告诉记者,以往做广告仅是单向宣传,群众仅仅知晓了这一信息,没人主动跟进,在各种犹豫、徘徊之后,大多数人最终放弃观看。“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会和观众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及时告知观众演出最新动态,做到主动营销、精准营销。”石勇说。
“院团联盟还有一个好处是能使产品线种类变得丰富。”石勇认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音乐剧等各类作品打包推送,观众选择多了,购票的可能性就会提升。“这就像让你天天吃鱼香肉丝一样,再好吃都会吃腻。天天看川剧,看吐火看变脸,普通观众最多看三遍。”石勇表示,省职院团共同培育一个市场将比各院团单打独斗的效果好得多。
◎探索新路
低票价就行?内容才是王道!传统剧目要学会对接市场
“目前,已经有7家院团坐在一起讨论过了,其中4家已正式签约院团联盟。”石勇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省文化厅已经在成都地区发放文化惠民卡1万2千多张,并正在走向南充等其他市州。尽管持卡能选择各类传统剧目,又有打折优惠,但这些举措在音乐剧 《我是川军》编导、国家一级导演查丽芳,音乐制作人刘党庆和川剧 《火焰山》编剧雨林看来,还不能成为解决观众群体流失的根本方法。
川剧《火焰山》培养小观众
“一味的靠低票价,靠主动营销是行不通的,四川省职院团最终还要将目光聚集到作品本身,否则就算再便宜,观众也不会来。”川剧《火焰山》编剧雨林认为,当前四川省各地川剧演出内容老套,表演形式乏味,老一辈观众群体正在消失,年轻观众群体却始终培养不起来。“让青少年进剧场看戏,这对川剧来说难度不小,不过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尝试。”雨林说。
11月9日,经过修改的《火焰山》在省川剧院一上演便获得了年轻群体的好评。当天记者在现场注意到,380个座位几乎坐得满满当当,其中就有大量儿童和青少年。“孙悟空会‘变脸\’,牛魔王会‘吐火\’,铁扇公主耍起‘水袖\’,就连土地公公都使出了 ‘矮人功\’呢。”成都市民左晓英带着自己12岁的儿子忠忠前来看戏,看到猪八戒被铁扇公主打趴下时,忠忠乐得合不拢嘴。“节奏紧凑,打斗精彩,好看!”左晓英给这部川剧打了满分。
小孩乐了,老人们却失望了。在记者的采访中,部分老戏迷表示整台戏时间太短,简直不过瘾。对于这样的反馈,编剧雨林早已心中有数。“今晚的演出特意删减了很多文戏,使得整台剧目武戏贯穿全程,节奏紧凑,一个小时零几分就把《火焰山》那么多内容演完了。”雨林告诉记者,这么做是为了迎合青少年观众群体,让川剧在青少年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培养后备观众群体。
音乐剧跨界融合做加法
和《火焰山》一样,主动对接市场的还有四川交响乐团出品的音乐剧《我是川军》。剧组作曲、著名音乐制作人刘党庆告诉记者,《我是川军》就是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剧。“不像多数人平常听到的商业音乐剧,《我是川军》的配乐以四川特色旋律为主,像《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调》那样,里面既有四川话还有川普,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四川的作品。”刘党庆认为,文艺作品创作要就地取材,内容要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才能被接受。“赵本山就演东北农民的生活琐事,大受欢迎,我们的作品创作也应该以四川元素为主要素材。”
光有地方特色还不够,传统音乐剧如何吸引年轻群体?刘党庆认为,除了要有地方题材,多元的表演形式和新颖的音乐元素必不可少。“音乐剧也可以搞‘音乐剧+\’。”据刘党庆介绍,《我是川军》不光有演唱,还有剧情,有对白,有舞蹈,甚至还跨界融合了川剧里的一个唱腔:高腔,给了喜爱川剧的观众一大惊喜。剧组还给了演员们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一些演员将Rap等流行唱法也融了进来,让年轻观众为之一震。看了《我是川军》后,成都市民梁超觉得,整台节目音乐表现形式丰富:独唱、合唱、对唱样样有;音乐片段种类也多:既听到了四川名歌,又听到了川剧唱腔,甚至还有说唱,感觉不错。
“《我是川军》也是院团联盟的改革成果。”石勇告诉记者,剧组里不仅有四川交响乐团的成员,还有省歌舞剧院的成员、省川剧院的成员,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有利于演员的多向发展。“四川传统剧目正在走电影的发展路线。”石勇认为,“中国电影用了20年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且还有国外电影这么强的竞争对手。四川省传统剧目目前基本不受国外剧目影响,相信发展速度会更加迅速。”
新闻推荐
恢复重建后的上里古镇。郝立艺摄李承霞在自家农家乐前。□本报记者刘鑫文/图7月11日,暴雨之后的雅安市雨城区,空气清新,阳光洒满大地。上里镇共和村村民景兴浩,从“侨爱新居”小区里走了出来,“这几天...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