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里新村的欢笑声

绵阳日报 2015-07-22 23:33 大字

□本报记者 谢艳 文/图

“灾区农家幸福天,家园美好民生赞。”这是正式入住中里新村的农户自家门上的对联,生动描绘了绵阳市对口援建的雅安市雨城区中里新村的新风貌、新气象。昨(21)日,记者在中里新村看到:一幢幢连体房屋采用砖混结构与原木搭配,青瓦与灰墙、红门相呼应,一楼一底,宽敞明亮的房屋将川西民居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时传来村民的阵阵笑声。

26栋188户崭新的房屋开启了村民的新生活,新村内幼儿园、停车场、景观廊桥、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齐全,村民们将齐心协力挖掘旅游服务、商贸流通、农业产业集聚等功能,将新家园打造成集旅游、休闲、观光、养老、商贸为一体的川西旅游特色小镇。

住进新房子

欢天喜地过日子

走进中里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在陇西河上的景观廊桥,廊桥上嬉戏的幼童、抽旱烟的老农、小憩的妇人,仿佛走进了古朴幽静的世外桃源。跨过廊桥,中里新村新貌一览无遗,畅通的小区环道、宽敞的文化广场、小香居、川西特色的文化戏楼……原汁原味再现了明清川西院落民居风格,配以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与穿镇而过的陇西河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以前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现在好了,娃娃在村里就可以上幼儿园,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在莲花街42号,已经正式入住新房的杨胜军、张萍夫妇正忙着招呼前来参观新房的亲戚朋友,回想“4·20”芦山强烈地震前一家人还住在海拔1100米高的土坯瓦房里,眼前一楼一底150平方米的新房子承载了夫妇俩难以言说的喜悦。“我们家5口人,按照每人3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房屋总面积150平方米,现在宽敞多了,亲戚朋友经常来串门,心情很愉快。”夫妇俩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发展新产业

家门口“数票子”

村民都集中到新村了,今后靠什么生活?为了真正让群众“住进新房子、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绵阳市和当地政府煞费苦心。考虑到中里新村地处“上中下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区腹地,以农耕文化博物馆为窗口,辐射带动了周边近3万亩茶叶、猕猴桃、花卉苗木等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经过不断探索验证,最终确定了“形态相宜、风貌特色、产镇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在“农旅结合、一三互动”上做文章。

中里镇党委书记古家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积极探索健全“公司+自管委+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居家就业创业,立足中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充分发挥绵阳文旅集团在酒店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公司+农户+自管委”的合作模式,组建“中里民俗酒店”,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拓展链接,配套经营,形成“家家都有商店、户户都有旅舍”的生动格局。

村民杨定烨对新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家近两年开始猕猴桃种植、土鸡养殖,同时我准备把新房打造为休闲、观光农家乐。”自己以后不用千辛万苦外出打工挣钱,可以坐在家门口“数票子”了。

感恩援建方

深情厚谊“结对子”

新村内随处可见紧张忙碌装修新房的场景,而一群操着绵阳口音的人正挨家挨户“找问题”,村民们给他们取了个有趣的绰号“白膀子”。原来,在工程完工后的这两个月,施工方绵阳嘉来建工项目部工作人员每天顶着炎炎烈日,轮流入户巡查,进行建设后期维护,因为长时间穿着短袖在烈日下行走,他们的手臂和手肘中间出现了一条黑白分明的分界线,“白膀子”由此得名。“这一年多来,最辛苦的是援建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天晴下雨,加班加点,在保进度的同时更保质量。”中里新村的村民一看到“白膀子”既心疼又亲切,他们中有很多人自项目开工后,就再也没回过家,吃住都在工地。

当村民们了解到,项目建设之初,由于地基呈流塑状,无法承载建房压力,只能抛石挤淤;而新村周围除了农田就是沼泽,没有运输道路,必须实行“修一段路建一座房”,而雨城独特的雅雨天气,更加大了施工难度,因此工程量大大增加。但绵阳仍不负村民们的期望,提前两月完工。通过一年多来的朝夕相对,村民们早已和援建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迁入新居的张莉一家

中里新村景观廊桥

新闻推荐

脚步匆匆的“公益传播者”

□本报记者郑金容八年前,一场地震震醒了穆光耀的公益志愿之心。在“5·12”特大地震期间,他不仅到灾区第一线参与救灾,还积极负责接收全国各地寄来的爱心物资,转送给灾民。地震后,他的公益脚...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