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4个乡镇的“赵老师”
“进社区”活动后,赵永潭将活动结果誊到档案表中。
——身边雷锋 敬业故事——
28日上午,雨城雅安阳光普照,市区南四路80号大院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举行“进社区”活动。赵永潭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忙着为居民们测血糖,消毒、扎针、采血、止血,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丝毫看不出他已57岁,他在农村基层卫生院扎根39年,被4个乡镇的乡亲们称为“赵老师”。
因条件落后,当时许多人都想回城,但赵永潭坚持了下来,“那时还是热血青年”。
入户接生、抗击非典、社区体检……39年的工作事无巨细,赵永潭说,在基层一线工作了39年,有事做才觉得踏实。
“热血青年”扎根偏远37年
南四路80号大院,是一个老旧的居民大院,是雨城区南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针对大院里老年人多的特点,“进社区”活动主要是健康知识宣传、慢性病回访和免费体检。赵永潭负责测血糖。“大姐,今年好大年龄了?”每一个病人落座,赵永潭就开始和对方聊天,在不经意间便完成所有步骤,使得对方常常问他:“完了吗?咋没感觉到痛呢?”
事实上,赵永潭最初学的是中医。1975年从雅安卫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雅安县最偏远的严桥区卫生院。“那时候还不通汽车,从县城到区卫生院,50多公里的山路,步行需要10小时。”因为开会或培训,赵永潭几乎每个月都要往返一次,每次还要顺便背上约20公斤的药品,“走来整个人都脱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尿血。”
除了交通偏远,卫生院的条件也十分落后。“房子是老式木架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赵永潭说,而医疗设备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器这“老三样”,只能开展感冒、腹泻、外伤清创等农村常见病的诊治。因为条件落后,当时许多人都想回城,但赵永潭坚持了下来,“那时还是热血青年”。在严桥区卫生院工作21年后,他又到同样偏远的堰场乡卫生院工作了16年。随后,才被调到离城稍近的南郊乡、八步乡。
“温情老师”一夜接生3个娃
出勤率最高的赵永潭,不久便成为了堰场卫生院的招牌,乡亲们有病痛总喜欢找“赵老师”。有时甚至夜间发病,到了卫生院也点名找他,即便当晚并不该他值夜班。
赵永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夜班是1996年10月的一天晚上。当晚7点多,卫生院里来了一名临盆产妇,恰好院里妇产科医生外出学习,赵永潭只好把住在院里的另外两名男医生找来帮忙。因情况危急,3人决定为产妇接生,这是赵永潭第一次接生。3个人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平时培训的内容,最终使得母子平安。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晚又来了两名临盆产妇,3个人硬着头皮依葫芦画瓢,最终有惊无险全部顺利接生。
作为雨城区最偏远的乡镇,堰场的乡亲们经济并不宽裕。“拖欠医药费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时,赵永潭会帮忙垫付,有个别金额较小的,后来就不了了之,金额大的反而都收回来了。一次是2011年夏天,74岁的罗婆婆突然腹痛、呕吐,赵永潭诊断后发现是急性阑尾炎,马上为其联系了市区一家医院,得知老人和家属身上没带多少钱,他立即掏出1500元递了过去,“回去拿来不及,先拿去把手术做了”。
“非典斗士”绑着夹板上一线
在南四路80号大院搬桌椅的时候,赵永潭的左手有些不自然。仔细一观察,发现手背中央有一处凹陷。“粉碎性骨折过,抗击非典时留下的。”赵永潭说,左手现在也不敢太用力。
堰场外出务工的人很多,2003年抗击非典时,被列为了重点防控的乡镇。“24小时值班,检查所有返乡的人,发现有发热病人,马上采取措施。”有天晚上10点多,赵永潭接到电话,称在堰场最远的代河村,有名返乡者体温较高,“那时还没防护服,戴了两层口罩就去了。”
除了严防死守,卫生院还要负责对发热病人每天回访。去的村子不通车,赵永潭等人步行前往,不小心摔伤了左手。几天后,他才发现是手掌粉碎性骨折。当时任务繁重,他选择了保守的治疗方式,绑着夹板又上了一线,直到3个月后抗击非典结束。“当时用螺丝固定就好了。”赵永潭说,“我现在给打针、输液也不用战战兢兢了。”
回到南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永潭盘点了一上午的成果,共为90多名住户进行了免费体检。之后,他又挨个将体检结果,按规范誊写到档案登记表中。他是今年1月,因身体原因被调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副主任的。根据计划,他今年将完成99个居民大院的“进社区”。“然后还有进幼儿园、进中小学,所有的都要去。”赵永潭说,在基层一线工作了39年,有事做才觉得踏实。
华西都市报记者 丁伟 雅安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杜恩湖)今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波及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吉隆、定日等县,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后又多次发生余震。闻悉灾情后,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非常牵挂,5月2...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