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吹号 义警报到

雅安日报 2021-11-30 08:23 大字

茶源义警和民警为茶农宣讲政策(资料图片)

11月29日,名山区百丈镇百丈湖旁的安桥村格外热闹。在安桥村一个名叫积功滩的地方,波光粼粼水面上,几只白鹭悠闲觅食;在滩边凉亭里,几位村民演奏着萨克斯;身穿红夹克的“茶源义警”,在一旁的茶园巡视。

安桥村共有茶园面积2800余亩,与名山区其他产茶大村比,面积并不占优势。就旅游资源而言,安桥村与百丈湖一隅相接,优势不算突出。

然而,安桥村深耕党建引领、乐治善治,将茶产业和旅游服务业做成全村主要产业。

创新机制善治乐治

安桥村除2800亩茶园外,还领办、协办茶叶加工企业22家。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围绕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屡有发生,部分纠纷甚至升级,给茶农和茶企增加负担。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

安桥村妇联主席车亚梅是“茶源义警”的一员,参与调解因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产生的矛盾。

近年来,安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百丈派出所的支持下,从驻镇单位骨干力量、村三职干部、党员、网格员、道路交通协管员、退役军人、团员、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基层治理力量中,选出优秀人员组成“茶源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多元化调节、一站式服务新机制。

“茶源义警”机制的运行,为安桥村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让安桥村也能享受到茶产业发展带来的诸多利好。

治理有效充满活力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除调解与茶产业相关的矛盾外,“茶源义警”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乡村基层治理走新走实。

“我们还负责调解群众之间的小矛盾和小摩擦。同时,我还是安桥村村委会的代办员,让老百姓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在村里就能把事办好。”车亚梅说。

“支部吹号、义警报到”。在安桥村,经过统筹协调1名民警、1名法警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统筹落实公益律师1名、专职法律顾问1名,搭建法治保障平台;依托村级综治中心,整合运营商资源,整合智慧农业云平台资源搭建科技支撑平台;发扬“大联动、微治理”理念,整合退役军人、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10个行业领域资源,组建安桥村综治平台。同时,“茶源义警”平台的统一指挥,自上而下实现统一受理、统一交办、联动处置,推动全村资源整合,构建共治同心圆。

此外,安桥村健全党员联系机制,全村46名党员联系180户生活困难户、矛盾纠纷户、老上访户,党员定期到联系户家中听取群众意见、收集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及时就地化解萌芽问题200余个,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隐患。

治理有效、社会安定,安桥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村民吹萨克斯还是自发组织演出,安桥村积功滩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当然,身穿红马甲的“茶源义警”也是这里最闪亮的风景。

本报记者胡月

新闻推荐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推进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亲民化建设,迎接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全域试点验收。名山区前...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