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两个包公园(中)

合肥晚报 2022-01-16 00:33 大字

1980年合肥包河鸟瞰图

□李云胜

3

周边的包公元素

从包公园往东不远,芜湖路连接南淝河的地方,一桥飞架东西,河流变通途,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孝肃桥,桥西与巢湖路交口,桥东接坝上街交口处,是合肥市东西走向的主要跨河桥之一。因与清官包孝肃公联系在了一起,普通的一座桥梁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故事。

孝肃桥历史上几度修复,几度重建,几度易名。史料记载,孝肃桥始建于宋代,1309年重修,1496年复修,清康熙六年(1667)和道光四年(1824)又两度复修。嘉庆八年的志书上(1803)记载该桥名为通津桥。光绪十三年(1887)再度续修。继之为纪念宋朝名臣包孝肃公,该桥被命名为孝肃桥。

1936年,曾将原桥改建成木结构车行梁式桥,《庐州府重修三桥记》称:“……跨于城之东南者为浮桥……”因与我国传统石拱桥结构不一样,民间又称之为大洋桥,后于抗日战争中被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次重新建设孝肃桥,但至解放初期已经破烂不堪。1950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出资将桥面板更换。1952年孝肃桥又被洪水冲毁,当时安徽省分为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皖北行署指示公路局在此建桥,新桥为钢筋混凝土桩基、双排架桥墩,上部为下承式贝雷式钢架木梁木面,桥长52.32米,桥宽11.5米,其中双车道每边净宽3.3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04米。

到了1963年,因使用多年,木质的桥面已经腐朽,行车十分危险,合肥市政府决定改建。1964年11月,改建的新桥竣工,因连接东西芜湖路,遂被命名为芜湖路桥,后来还曾经改叫延安路桥。新桥长53.17米,行车道宽1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系钢筋混凝土铺装。此桥设计荷载汽车10吨、挂车80吨,桥下净高7米,达六级航道标准。

孝肃桥横跨合肥南淝河已近千年,可谓经历了沧桑历史,见证了淝河两岸的巨大变化。1990年,市政府顺从民意,决定将芜湖路桥复名为孝肃桥,赋予了桥梁以历史的厚重,让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直则万世之公道伸,平则天下之人心服”。

孝肃桥曾入选合肥“十佳老地名”,其入选理由是,最能体现包拯精神的老地名,“孝于人民,肃于律己”成为今人的“座右铭”。

包家楼,包公后裔在庐州城的一处聚集地。

据包拯36代后裔包训安先生介绍,早先时候,一代代的长房子孙大都是住在包河周边,以方便对祖上祠堂看护管理。到了抗日战争爆发,侵华日军攻进合肥,为保住血脉香火,不得不“跑返”逃难,许多长房子孙流离失所在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聚集。1954年合肥发大水时,长房子孙又一次集体搬移,这一次搬到了旗杆郢一带,即今天的宁国新村里面。根据包会长介绍,原来宁国新村一带有座庙宇,村民为了祈求平安就在这竖立了一根大约三米多长的旗杆。在《合肥市地名录》也有记载:“解放前此村有座庙,庙前有旗杆,故名旗杆郢。”

“包家楼”指的是包河区包公街道辖区宁国新村的25号楼,因为有23户包公后裔居住在这栋楼里,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包家楼”,这也是目前合肥市区包公后裔比较集中的地方。

根据包会长介绍,这23户包公后裔,也是经历多次搬迁最后才定居在包家楼。包氏家族虽然历经战乱,但是《包氏宗谱》一直保存得较为完整。根据《包氏宗谱》记载来计算,包拯是申包胥的第35世孙。现在,如果以包拯为一世祖的话,包氏也已经超过40代了。

包会长拿着《包氏宗谱》向我们介绍,这是1999年合肥与桐城地区(三房)合修的七修谱,当时因舒城包家洼一支为二房未能参加修谱是一大遗憾。16卷宗谱装订成册,摞起来约40厘米厚,可见包氏后裔人员众多,家族之庞大。

在《包氏宗谱》的扉页记载着包公亲笔书写的《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新闻推荐

对标沪苏浙 争当排头兵

面对千载难逢战略机遇,宣城市牢记重任、奋力拼抢,着力“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两圈一廊”成员...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