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退伍学生陈钊在抗击台风“利奇马”中英勇表现,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点赞 危急关头践诺军人誓言
陈沭文郑晓华
9月6日,滁州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徽省宁国市甲路镇党委政府的感谢信,信中表扬了该校地信学院陈钊同学在今年暑期抗击台风“利奇马”中的英勇表现和“舍己忘我、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随信还有一张授予陈钊同学的“宁国市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今年8月中上旬,台风“利奇马”从浙江温岭登陆,与浙江毗邻的安徽宣城宁国市受灾较为严重。陈钊应地方政府召集,参加了抢险突击队和灾后重建,坚守到最后一刻。9月3日,宁国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陈钊因学校开学未能领奖,当地党委政府便将感谢信和荣誉证书一起邮寄到了滁州学院。
陈钊是滁州学院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宁国市甲路镇枫山村人,2016年入学后参军入伍,2018年退伍后回到学校学习。这位退伍兵、学生娃,用实际行动履行了面对军旗立下的“祖国需要,随叫随到”的誓言。
挺身而出
8月9日、10日,台风“利奇马”疯狂肆虐。安徽南部宁国市遭遇百年未遇洪水,多处爆发山洪、泥石流。其中甲路镇庄村几个村民组交通中断,村民被困,情况危急。
“请问你是陈钊吗?”8月11日晚,正在熟睡的陈钊接到了陌生来电,“我是村民兵营营长周祖强,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庄村四联胜利组七坑受灾严重,现在需要紧急救援,你愿意参加救援吗?”
“我愿意!”陈钊立即起身,毫不犹豫地回答,穿好衣服,和父母简要交代了情况就往甲路镇政府奔去。
凌晨时分,由陈钊与5名消防官兵、3名村干部、3名村民组成的救援突击队一起克服艰难险阻,翻山越岭抵达庄村,向指挥部报告了灾情,帮助转移了30余名受灾群众。
向险而行
前往七坑的道路更是充满艰难险阻,险象环生。
没有车载,食品、水、药品等救灾物品和一些绳索、手电筒、对讲机等救援设备,只能由突击队员肩扛背驮。陈钊主动选择背着最重的食品和水。
道路被泥石流完全覆盖与河道连在一起,甚至找寻不到原来的路,只能翻山而过。有些地方水深及腰、水流湍急,突击队员们只能手挽着手,踩着激流,一个接一个通过。行进的路上,一棵很大的香榧树倒下,正好架在泥石流冲过的河道上,要翻越河道,只能爬过这个临时的“树桥”。树皮被泥石流冲的一干二净,非常湿滑,下面就是泥浆悬崖。尽管十来分钟就顺利通过,但回想起来,陈钊仍心有余悸。
“每次抬腿都感觉腿又重了几斤。”背着重物行走在一米多深的洪水中非常耗费体力。想到等待救援的村民乡亲们,陈钊和突击队员们努力坚持着。历经约5个小时跋山涉水,12日早晨约5时半,天已全亮,满身疲惫的突击队终于到达了七坑。
有等待救援的村民们看到突击队员的身影,大声欢呼、招手,陈钊和突击队员顿时又充满着力量。到达七坑,陈钊和突击队员来不及休息,立即分发食品,协助干部了解情况,并向镇政府报告。12日上午7时35分,根据突击队报告情况,救援直升机开始空投救援物资。8时左右,直升机到达,陈钊协助消防员把受困群众送上直升机,被困群众陆续被解救出去。
军人本色
被困群众被送走的同时,救援突击队的成员可以先行撤离一部分。陈钊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继续蹲守。
8月13日下午15时,抵达庄村村委会稍作休息的陈钊,终于吃上了当日第一顿饭,一碗普通的泡面。吃完饭,陈钊拿出手机发了一条说说“39个小时30公里山路,32名受困群众安全转移,一切平安。”灾后,陈钊又抢当“苦力”,连续几天帮助搬运救灾物资,积极投入到甲路镇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事后,陈钊说,“没想过要得到什么荣誉,困难面前挺身而出,这是军人的职责和使命。脱下军装,我感觉自己还是军人,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我会随叫随到。”
新闻推荐
9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遭受“利奇马”台风侵袭的重灾区——宁国市霞西镇石河村塔里村民组。不久前还满目疮痍的灾后场面大为...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