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环卫老人匿名捐出1万元,支持受灾乡亲重建家园,温暖灾后的宁国市 “竹峰镇”,找到了!

安徽日报 2019-08-16 07:17 大字

8月14日晚,宁国市全城寻找“竹峰镇”的消息在广大市民的朋友圈被持续刷屏。消息显示,13日上午,在宁国城东邮政大厅,一位匿名“竹峰镇”的老人,向宁国市人民政府寄出了1万元,支持受灾乡亲重建家园,温暖了灾后的山城。

全城寻找“竹峰镇”

8月14日下午4点50分左右,邮政快递员向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投递了5封挂号信。这些信看上去普普通通,和平时没什么区别。

“没想到,打开第一封,一沓现金,竟然有2000块!”准备收文转交处理的宁国市政府办工作人员黄静惊呆了。逐一拆开五个信封,共1万元。信里信外,没有留言,仅有信封上的落款——“竹锋镇 平一”。

“这钱不知道用途,又数额巨大,我们需要弄清楚。”黄静的一位同事随即通过邮戳找到邮寄点——城东邮政大厅,调取了当时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是一位老人寄的信,衣服上印有“宁国环卫”的字样。

“竹锋镇 平一”是谁?宁国论坛迅速发出了“寻人启事”,寻找“竹峰镇”。宁国有个地方叫“竹峰街道”,宁国论坛编辑当时认定“锋”应为“峰”,就用更为简洁的“竹峰镇”代替了“竹锋镇 平一”。

宁国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一下炸开了锅。截至15日晚8点多,网帖阅读量超过25万,而宁国市人口只有不到40万。全城都在问:“竹峰镇”是谁?

“我不是‘竹峰镇’”

“一位普通的环卫老人寄这么多钱,我们很感动。连夜走访,终于找到了老人家!”宁国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副主任方向阳颇有些感慨,“他真的只想默默做好事,不让大家知道!”

原来,14日晚,环卫处稽查科的余志强给老人打了好几通电话。起初,老人家一口否认,连连说“我不是‘竹峰镇’”。直到后来,他才承认:信是自己寄的,钱是捐给因台风受灾的乡亲们的。

“竹峰镇”,就是家住竹峰街道瓦窑铺村洪家塔村民组的环卫工人乐金美,今年已经72岁。

“家里人之前都不知道这次捐款的事。直到亲戚也打电话来,我们看到了网上的照片,一再求证,爸爸才承认!”乐金美的小儿子乐发志告诉记者,“20多年前,我家也受过水灾,也受过政府和乡邻的帮助。有这样的父亲我感到很自豪。”

事实上,乐金美家境并不富裕。去年,乐金美的老伴兰翠芳刚刚因摔伤做了手术;今年初,小儿媳也被查出患有鼻咽癌,至今已花去治疗费十几万元。

“1万元对我们家来说不是小数目,可能多少也担心家里不理解吧。”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老伴兰翠芳表示理解,“我知道,我家老头儿心肠是真的好。他捐钱给受灾的人,我们很愿意为灾区做点儿事。”

这已经不是乐金美第一次默默奉献爱心。瓦窑铺村党总支书记华维刚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看到村里曙光小学教学设施落后,乐金美悄悄用信封装钱塞进学校的办公室,被学校知晓后,他又一再嘱咐不要让大伙知道;90年代初方坑坞组修桥,更是捐献出家里仅有的200多元。

“希望乡亲们早日建好家园”

捐款后,乐金美照常上班。8月15日11点多钟,乐金美将他负责的宁国市开发区创业北路清扫干净,才结束了半天的环卫工作,骑着三轮车回家。

“最近起床更早一些,凌晨3点就出门了。”受台风天强降雨影响,同事被临时调去清淤,近几天乐金美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同事的路段我更要帮忙清扫干净!”

约20分钟,乐金美回到了自己家中。一栋上世纪90年代建的灰色水泥墙小楼,庭院干净整洁。小楼里没作过多装修,显得有些年头了,陈设都是最基本的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具。

老伴兰翠芳像往常一样备了几个小菜。辣椒是自家菜园种的,腊肉是自家喂养的猪宰杀的,鱼是小儿子钓的。乐金美告诉记者:“我和老伴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开销,一年也就花1万多元。”

“爸妈平时生活特别节俭,什么鞋子、袜子都是破了补上再穿。一年四季都穿环卫服,爸爸不让我们帮他买新衣服,说是花冤枉钱。”在乐发志眼里,父亲非常简朴。

乐金美一个月的工资是2065元。问及为什么匿名捐1万块钱,“这次台风造成那么多的农田毁了,房子倒了,我虽然不富裕,但是房子还有的住。”乐金美说,“我不图回报,就希望乡亲们早日建好家园!”

“震撼!”当得知寄信者是这么俭朴的环卫老人时,黄静用这两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苦的活,却捐出巨款,让我特别感动。”

新闻推荐

高效执行 企业点赞

宁国讯(黄晓雪)“真的非常感谢执行法官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是你们的勇于担当和高效执行,使企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近日,安...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