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镇:用爱抒写军民鱼水情

宣城日报 2018-12-13 10:36 大字

镇主要领导带队参观烈士纪念馆民兵参与抗雪防冻工作清明扫墓秸秆禁烧巡逻宣传送喜报上门

从市区出发,沿001县道进入宁国市港口镇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型的公路宣传牌,“共筑强国强军梦”的主题鲜明夺目。

一直以来,港口镇就有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双拥共建、军民融合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戏中的一支协奏曲。

形成制度,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

11月26日上午,初冬的暖阳洒遍港口镇城乡各处。一大早,从新村社区一幢居民楼内传来阵阵笑语。这是现役军人汪昌喜的家。当天,港口镇社事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汪昌喜家中,为他的家属送上其荣立三等功的喜报和慰问金。大红信封装着的慰问金,除了按宁国市双拥优抚政策发放的立功奖励金外,还有港口镇奖励的一千元。

今年,港口镇按照《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港口镇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加大奖励力度,努力在全镇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爱国拥军的热情。”港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罗燕说。

“每年一些重大节日,特别是春节,港口镇政府及新村社区的干部们都会过来慰问,平时也都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汪昌喜的哥哥汪昌华激动地说,“作为军属感到很光荣,我们家三代出了五个军人,我也希望自己孙子辈能踊跃参军,为国家贡献力量。”

正如汪昌华说的那样,港口镇及各村(社区)一直深入推进双拥军优属活动持续开展。在今年“八一”前后,港口镇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了慰问部队官兵、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及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军属、参观特色小镇等形式丰富的活动。针对入伍新兵,港口镇发扬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优良传统,通过召开新兵欢送会、上门走访、节日慰问等多种方式,做好现役军人及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新兵家庭生活,鼓励他们安心军营、建功立业。

拥军优属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给军人及家属送去了温暖,更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军人、向往参军。连续几年来,港口镇都超额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并受到宁国市表彰。港口镇近两年也被宁国市评为“双拥创建模范单位”。

开展帮扶,传递拥军爱民的温暖力量

“双拥优抚不仅是在春节、‘八一’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军人和家属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罗

燕说,“通过平时加强沟通了解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今年夏天,罗燕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广告”引来身边同事亲友的强烈关注:“港口一名困难老兵家里种植的葡萄,品种多、味道正。可以送货上门,亦可以现场采摘。”

“广告”里所说的困难老兵,正是港口镇太平村的参试退役军人陈光明。陈光明是低保户,家里经济困难,今年,他的儿子开始创业,在村里种了一片葡萄园。因为是第一年,周边知道的群众并不多,全家人都担心园里的葡萄销不出去。了解情况后,罗燕不仅自己到葡萄园里采葡萄,还借助微信“朋友圈”帮着吆喝。在罗燕的带动下,港口镇社事局的工作人员也纷纷“照顾”陈光明家的葡萄生意,这条葡萄采摘的“广告”也传开了。

今年62岁的黄新林是港口镇港口村的一名退役参战军人,之前是村里的低保户。但因新的政策调整,黄新林的低保资格被取消。这让老人的情绪非常不好。为了安抚黄新林的情绪,港口镇的干部通过其身边的亲友了解到,他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平时爱写点小文章。恰逢当时宁国市举办了一个主题征文比赛,港口镇社事局的工作人员将比赛的文件打印出来,送到了黄新林家,鼓励他积极参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有了大家的鼓励,黄新林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有了更积极的生活态度。现在,黄新林与港口镇一些有相同爱好的干部职工成了朋友,有时也会在一起聊聊文学,彼此相谈甚欢。“从以前的上访户,变成现在的老朋友,这是关心关爱的结果。”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局长欧阳青感慨道。

正是一次次爱心帮扶、一场场暖心活动,让爱与温暖在军民之间传递,汇聚成了和谐的鱼水情。

参与发展,军地共建和谐的新型集镇

12月一结束,港口镇的民兵兄弟们又要忙起来了。当前,宁国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正在紧张的筹备中,预计在下月初拉开帷幕。自首届开展以来,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港口镇当地的品牌活动,场面大、人数多。这也给安保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近年来,港口镇乡村旅游发展有声有色,各种热闹的节点活动也越来越多。每次活动,都少不了民兵队伍的保驾护航。

去年民俗文化节期间,为确保活动能够安全、有序举行,港口镇武装部经报市人武部批准,抽调49名基干民兵参与治安巡逻及安全保卫工作。期间,各组定人定岗、各负其职,在夜间零下6—8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在岗,巡逻各摊位有无电线起火、有无可疑人员等,据项目组了解,此次活动未发现一起偷盗事件。

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根据宁国市人武部的统一部署,港口镇配备了连干部4名,其中2名专武干部。该镇组建了1个排、7个班的基干民兵组织,分别为应急分队3个班31人、防化分队34人、信息员分队9人。面对民兵整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港口镇积极调整工作方法,充分调动民兵营长的积极性,全面进行整顿,将各村、社区政治思想好的军事素质强的编入民兵组织。

在日常工作中,基干民兵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及港口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基干民兵组织了森林灭火、秸秆禁烧、安全保卫、“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也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

(数据来源:港口镇人民政府)

新闻推荐

罗溪村:移风易俗树新风

近日,宁国市西津街道罗溪村村委会接到一个特殊的请求,村里的低保户汪思胜主动上门,要求签订遗体捐赠自愿书,愿意离世后将器官...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