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城灯火今昔谈

宣城日报 2017-06-15 04:02 大字

宁国山城的白天是繁华的、忙碌的、美丽的;入夜,山城又是另一番难忘的景象。电视转播塔、惠灵宝塔如五彩水晶,晶莹剔透,交相辉映;凤凰桥、仙霞桥、河沥溪“双桥”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世纪广场华灯齐放,喷金吐银,明灭变幻,火凤凰展翅欲翔;千姿百态的街灯如串串珍珠,镶嵌在山城数十条通衢干道;流动的车灯,汇成条条灯河,缓缓流淌;大小超市灯光辉煌,人潮涌动,生意繁忙;滨河公园、宁阳公园、南山公园和形态各异的城市绿岛,阑珊的灯光阿娜多姿,朦胧温柔,营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直到深夜,山城依然是车水马龙,灯光灿烂。宁国山城——名符其实的一颗夜明珠,一座不夜城!

时序倒回到解放前,山城的夜景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西街、河沥溪的多数居民靠青油灯、松明照明,殷实人家才点得上“洋油”灯,到年节夜晚大的商家才点上一盏“汽油”灯。整个山城包裹在夜幕中,出门走几步路都须举火把,打灯笼。

1934年秋,河沥溪几家商户曾合股成立了耀明电灯公司,几经周折,尚未展开经营就关门散伙了。

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人,生活逐步提高,但山城的夜晚与以前几乎没有两样。到1958年6月,从西津刘村坝到河沥溪正街,栽上了百余根杉木杆,牵了线,装了灯,刘村坝小水电通电亮灯了。此事如同一声春雷,人们奔走相告“宁国亮电灯了!”

1959年9月,宁国县在城东路建起了柴油机发电厂,一般机关、国有企业有了照明和生产用电,居民并未“点灯不用油”。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来了“小三线”,城区乃至少数区镇所在地才逐步拉开了电网,但供电量少得可怜,且时时受到限电、拉闸的困扰。街道没有任何路灯,仅城里十字街高悬一盏白炽灯,显得异常的清冷、孤寂。到了1975年前后,城区主干道(现津河路)才亮起了十余盏白炽路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宁国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1997年撤县设市,城区建设日新月异,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亮化工程一天一个样,山城大了、高了、亮了、美了。

新闻推荐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谢彬,男,1964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全椒,中共党员,省委...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山城灯火今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