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朱国梁:“金牌调解团队”的领军人

宣城日报 2017-05-09 04:00 大字

人们说他是拼命三郎,一点不假,他身患癌症,却依旧抱病坚守在工作一线;人们说他是调解能手,一点不假,一年多来他调解各类纠纷400余起,成功率达到97%;人们说他是忠诚的人民卫士,一点不假,他用行动诠释着“执法为民”的题中之义。他是宁国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警民联调室的领军人——朱国梁。

兜里揣着药瓶子,手里不放案卷子

和许多男孩一样,朱国梁从小就有个“警察梦”。1995年,法律专业出身的朱国梁从学校毕业,然后通过招考顺利成为宁国市一名村警。不过,繁琐复杂的工作让他一下子认清了现实:穿上警服容易,做好民警这份职业却并不简单。

起初对工作并不熟悉,朱国梁一度屡屡碰壁。通过跟着老民警学习加上勤恳摸索,朱国梁专业能力提升很快。由于工作得力,他很快成了四乡八里的“名警”。

“每天出警很多,经常是警情接着警情,也经常会遇到加班加点处理矛盾的情形。”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2013年底,朱国梁不幸患了淋巴癌。仅仅治疗了三个月,在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朱国梁便主动要求恢复工作。那段时间,朱国梁每天上班将各种药剂带在身上,“兜里揣着药瓶子,手里不放案卷子”,同事们这样描述朱国梁当时的工作状态。

调解室的“金牌调解员”

2014年10月份,西津派出所组建警民联调室,朱国梁得知消息后主动找到所领导,表示自己有调解方面的特长,主动请命参加联调室工作。

联调室成员由派出所民警和社区退休干部组成,接到的矛盾纠纷主要包括单纯的民事纠纷、违法行为纠纷、轻伤害纠纷,而其中最难调解的是后两类,作为调解团里的年轻人,朱国梁主动把最吃重的两类矛盾纠纷“揽”了过来。

虽是法律专业出身、又有多年民警经验,但警民联调在公安业务中尚属新鲜事物,调解的方式、主体、要求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朱国梁接手驻室民警工作以来,主动放下以往工作成见,扎实认真地学习了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人民调解有着新的政策规定和解释。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朱国梁还主动与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交流,就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常见的误工、营养、护理等费用赔偿标准,向拥有丰富民事诉讼经验的律师征询建议,为相关调解协议找寻法律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朱国梁会对每一次调解做记录,并对此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朱国梁陆续总结出针对“婚恋纠纷”、“宅基地纠纷”、“工资纠纷”的调解办法。一年多来,他成功单独调解矛盾纠纷400余起,成功率达到97%,协助成功调解矛盾400余起,成为调解室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员。

执法为民的人民卫士

为受工伤的务工人员成功讨要赔偿、为被欠薪的民工兄弟争取薪资、为隔阂多年的邻里化解矛盾……朱国梁所在的宁国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警民联调室成立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成功调解矛盾3000余起。在调节室内,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挂满了墙面,这是群众对该所调解工作的肯定,也是朱国梁等调解员辛勤工作的缩影。

“在调解工作中,纠纷双方往往情绪激动,即便调解员介入,双方也会各说各理,对调解工作产生干扰,而对状况复杂的纠纷,往往需要调解员去深入调查,调解工作必须要能够耐着性子打‘持久战\’,有时候一个纠纷调解下来要花上好几个月。”朱国梁告诉记者,目前调解室平均每天能接到5起纠纷调解任务,对于人员构成只有4人的调解室来说,这着实是一个高强度的工种。

巨大的业务量,对调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朱国梁在调解中始终遵循着耐心、细心、用心的工作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次调解,我们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朱国梁表示,调解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纠纷双方最后握手言和,那种成就感让人无比幸福。

新闻推荐

宣城市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宣城市民政部门及时出台了《宣城市2017年度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启宣城市养老新模式。医养结合开启机构养老新模式2016年起,市社会福利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养老机...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