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毛细血管” 铺就“发展坦途”
一直以来,农村公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和基础,是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今年,宣城市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力度,打通了多条镇村“毛细血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铺就坦途。
积极谋划,打造“畅通路”
2016年,宣城市继续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3月4日,今年第一次“交通建设会战年”工作调度会召开,会上重点研究调度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进展。
“将一条条通往农村的‘毛细血管\’打通硬化,让更多的百姓直接受益,是我们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义所在,更是农村公路部门前行的动力。”市农村公路局局长何祎向记者介绍,今年,全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开工建设1152个项目2985公里。
提前谋划是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早在2015年下半年,市交通局以下发文件、会议座谈等形式,提前部署安排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储备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细谋划、多调研、早对接,认真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其中,宣州区政府为争取县乡畅通工程,由区领导亲自带队赴省厅和技术支持单位,进行衔接,将工作做在前。
除此之外,宣城市从上到下,由市级到各县、乡镇,分别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层层动员部署,推进落实畅通工程任务。市政府成立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领导组及办公室,下设前期工作组、质量监督组、资金管理组、进度督查组等四个小组分工负责推进项目实施。各县市区政府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领导组,及时制定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布置全年任务,明确责任。各乡镇均成立工作组,具体负责村级畅通工程的实施。
积极谋划、做好组织部署是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要点,而简化前期流程、缩短时限则是着力打通农村“毛细血管”的亮点。
简化前期工作程序,市交通局对项目设计实行即报即审;宣州、郎溪、宁国等县市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项目现场制定方案,自行设计施工图;郎溪、宁国对畅通工程招投标工作实行绿色通道,优先挂网,为造价较小项目进一步缩短招标时间;简化施工许可和质量监督手续……
一系列举措的落实,为农村“毛细血管”的疏通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投资4.9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6%;累计开工2410公里,占年计划的80.7%;完成路基1820公里,占年计划的72.8%;完成路面575公里,占年计划的23%。
保质保量,筑起“放心路”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如何实施好?市农村公路局局长何祎给出答案:“保质保量是确保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发挥实际作用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力争在计划时间内,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放心路\’。”
9月14日,全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现场推进会在郎溪召开,郎溪县政府分管领导作经验交流发言,其他县市区也纷纷表态。如何确保工程在有限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是会议的主题,各方就此交流经验,提出了意见、建议。
如何在计划时限内做到“保量”?制定督查、调度和会议制度,市交通局对畅通工程进行调度。一方面市畅通办根据具体情况强化调度,进行通报。另一方面,各县市区也加密调度,强化推进。其中,宣州区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召开推进会,郎溪县多次召开调度会,宁国市实行“挂图作战”,分解目标,细化任务。
畅通工程要“保量”更要“保质”。“我们确保做到质量第一,如果达不到要求,哪怕延误工期也要将工程质量调整至优,这是保障畅通工程顺利完成必备前提。”何祎认为,相对于保量来说,保质更为重要。
为此,宣城市确定了市县两级质量监督联动机制,出台了《宣城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办法》,明确了市、县两级交通质监机构对畅通工程的监督职责,细化了监督程序和内容,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并加强了业务培训,对乡镇和村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推动工程建设、减轻县级的资金压力,宣城市出台了对县、乡级畅通工程分别按10万元/公里、5万元/公里的补助政策。各县市区除安排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外,还积极联系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及世行、亚行等金融机构申报政府贷款,多渠道筹措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配套资金。
以人为本,建成“幸福路”
宣州区水阳镇,是典型的圩区乡镇,这里的村民多以水产养殖业为生。该镇长沟村村民丁光龙正是一位以蟹苗养殖为生活来源的圩区农民。“以前扁埂路路面窄,往来车辆多,破损厉害,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别提有多难走了。”丁光龙向记者介绍。
扁埂路,起点双陡门,终点长沟鲍桥,横贯水阳镇东西,全长12.63公里。以前的扁埂路是一条村级水泥路,宽度只有3.5米—4米不等,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3米。“通行能力差、安全隐患多”是沿途的村民对扁埂路的评价。近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阳镇与外界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以前扁埂路的种种问题愈加凸显。
“这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它的通行能力给全镇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力是不可估量的。”水阳镇副镇长丁卫银介绍,2014年扁埂路修建项目启动,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沥青路面,宽度为6米,设计时速为40公里/小时。8月底,扁埂路沥青路面改建工程完成。
升级后的扁埂路改名古狮路。“现在路修好了,足不出户,就有外地客商上门来买蟹苗了。而且,家里的其他水产品也可以不受道路的影响,送到客户手中的时候都是新鲜的,再也不用担心这些水产品中途死在路上了。”丁光龙站在自家蟹塘边欣喜地向记者说道。
同样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受益的还有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村袁有才。凌笪乡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孔独路,是独山、侯村、钱桥三个行政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原先为砂石路,虽然每年政府也投入资金对道路进行修补和养护,但到了雨季道路依然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被提上议程的孔独路加宽改造工程,由原路面宽度3.5米加宽至5米,厚度达20厘米,为水泥混凝土层面。目前,工程还在施工中,建成后将彻底改变沿途村庄的交通条件。“路通了,出行方便了,这可算是圆了我们多年的心愿啊!”袁有才如是说。
新闻推荐
宁国讯今年7月份以来,宁国市港口镇新村社区围绕办公用房、党群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的“一办四中心”总思路,创新开展“三微五帮”等特色活动,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工作...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