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开发区加快发展

宣城日报 2014-09-03 16:13 大字

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在市直各单位开展“思想大解放、服务开发区”大讨论活动精神,市委党校成立课题组,就影响市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市开发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

1.市开发区管委会与三个街道办事处之间管理体制不顺

1996年3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市开发区,随着产业布局的扩大,土地空间开始受限,市开发区在原有规划范围无法突破的前提下,通过市政府的授权,2001年3月,托管宣州区飞彩街道;2006年4月,托管宁国市天湖街道;2009年9月,托管宣州区金坝街道;2012年6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以上三个街道划归开发区直管。三个街道划到市开发区直管后,开发区的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开发区的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开发区管委会承担政府多项职能,导致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服务企业职能弱化。三个街道划归开发区直管后,受人员编制和管理权限等因素制约,开发区的管理成了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比如农业、林业、水务、民政、司法、社会保障、教育、文化、旅游、卫生、计划生育、科技、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开发区不具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工作,开发区无法正常处理,分散了大量精力,难以集中力量抓经济发展。由于市开发区撤销了飞彩、金坝街道的派出所,并入市开发区公安分局,在街道设立警区,配备一名正式干警和两名协警,由于警力有限,老百姓原先在街道就能上户口、办理身份证的事情,现在要跑到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才能办理等。

二是飞彩、金坝、天湖街道处境尴尬。直管之后,宣州区、宁国市与飞彩、金坝、天湖街道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除人大、政协、武装以外,其他表面的上下级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原来街道的印章和牌子继续使用。三个街道办事处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街道的许多涉农项目无法与市开发区对接,中央和省财政下达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改水修路等专项资金和支农资金,依然通过原行政区域直接拨付到宣州区和宁国市,市开发区没有对接渠道,也无实施平台。宣州区、宁国市相关部门因飞彩、金坝和天湖街道划到市开发区直管后,存在管理考核困难,缺乏争取民生工程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飞彩、金坝和天湖街道的发展和民生工程的推进,使群众的实际利益受损,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为此,根据市开发区的请示,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理顺天湖街道事务管理的批复》(宣政秘[2013]263号)指出,将农业、林业、水务、土地、民政、移民、公安、司法、社会保障、残联、教育、文化、旅游、卫生、计划生育、科技、食品药品监管、交通运输、城乡运输、城乡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等20项市开发区不具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工作,仍由宁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和执法,宁国市政府将天湖街道与所辖的其它乡镇、街道一并进行工作部署、检查考核,并保留天湖街道在宁国财政的帐户。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理顺飞彩、金坝街道事务管理的批复》(宣政秘[2013]264号)指出,将农业、林业、水务、民政、司法、社会保障、教育、文化、旅游、卫生、计划生育、科技、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4项市开发区不具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工作,仍由宣州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和执法。对于此项工作,市开发区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与宣州区政府、宁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对接与协调。从形式上看,市开发区与托管街道的管理关系似乎理顺了,但从2013年9月份实施以来,实质上并没有理顺,宣州区、宁国市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向仍然是以其原辖内的乡镇为主,最后才考虑到飞彩、金坝、天湖街道,这三个街道被边缘化,无形中受到冷落,造成很多项目资金落空或迟迟不能拨付到位。

2.市开发区管委会与市直有关部门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

开发区管委会与市直有关部门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开发区企业原先办理有关土地、环保、税收、工商登记等手续必须到市直有关部门。后来为方便企业就地办理,10个市直部门在开发区设立了分局,但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完全行使行政审批、许可、执法职能,企业还是要到市直有关部门去办,行政效能大大低于宁国、郎溪、广德。其原因是2001年宣城撤地建市前是省政府派出机构,习惯于上传下达,对下指挥,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撤地建市以后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没有及时改变,行政审批权不愿下放,不愿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而是坐等企业上门办事,或者宁愿到县市区去而不愿到开发区,缺乏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担当精神不足,以致于投资商感到市开发区投资环境不优。

(二)运行机制不活

一是用人机制不活。市开发管委会没有“三定”方案,2007年公务员登记确定行政编制15名,现有65人。街道人员编制平台仍在宣州区和宁国市,直管后,街道干部交流后编制不能随转,造成人编分离,致使市开发区与街道干部上下流动困难,与市直部门交流渠道不畅,街道与宣州区、宁国市相关部门交流不通,形同“一潭死水”。在天湖街道工作的30多名干部,大致分为两个一半:一半是家在宣城、被录用为宁国市公务员的或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已经在宣城工作的;另一半是家安在宁国,只身一人在天湖工作的。直管以来,仅有一名干部调回了宁国科技局。导致开发区和街道干部干事创业激情降低,其中“脚踩西瓜皮”者大有人在。

二是协调机制不活。现在天湖街道招商项目落地,要先到市开发区做规划、环评、拿到用地指标,然后再到宁国市招投标中心招拍挂,这其间需要天湖街道往返市开发区和宁国市进行项目对接;对于烟花炮竹特种行业,安全生产归市开发区管理,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到宁国市办理。相比托管之前,项目落地增加了更多办事程序,延缓了办事效率,加大了办事行政成本,投资环境不如以前,严重挫伤了投资者信心,投资意愿降低,前来投资的外商越来越少。

深化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市开发区经过18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因诸多原因还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还没有成为市本级经济增长极。当前宣城市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开发区发展不快不优作为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讨论,很有必要。如何推动开发区加快发展,当务之急是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根本动力。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打好体制改革攻坚战。

(一)理顺管理体制

市开发区要坚持去行政化、去社会化,“减肥瘦身”,轻装上阵,回归本位。开发区工作重点就是围绕项目,外出抓招商、回来抓落地。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要个个都来跑项目、建项目、扶项目,要用项目来检验工作,真正做到全力以赴跑项目、一心一意抓落地。大胆改革和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精简机构,三个街道承担的社会事务、“三农”工作与市开发区切块剥离,划交属地管理。开发区对规划范围内的规划、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市开发区规划范围以外的工作按原体制仍由原宣州区、宁国市全权负责,这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宣州区、宁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市政府下发的宣政秘[2013]263号、宣政秘[2013]264号两个文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不能推诿扯皮,这是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纪律问题,要切实解决过去存在的文件发了、会议开了,就是落实不了的现象。

(二)建立一个窗口办结的运行机制

改变市直部门与开发区之间不亲不疏、不能说不支持、却又说不出有多支持的状况,进一步理顺市开发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关系。市开发区现有的投资服务中心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分局的职能也未能切实履行,“见文行文”、“见章盖章”只停留在文字上。市直相关部门要对开发区分局进行充分授权,建立一个窗口受理办结的运行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服务,切实解决过去多窗口受理,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

(三)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采用高效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激活市开发区、街道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积极性。一要深化市开发区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开发区干部调配权和引进人才自主权,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敞开金坝、飞彩街道干部与宣州区和市开发区的流通渠道,打通天湖街道干部与宁国市和市开发区流通渠道。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事业心强,具有招商引资、开发区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极强的优秀中青年充实到开发区各个岗位,而不是为了照顾干部生活工作上的便利或者是为了职务上的晋升把干部调到市开发区。开发区要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地方,成为培养锻炼干部、出干部的地方,成为紧缺人才集中引进的地方,决不能成为养闲人的地方。建议把不适宜在开发区工作的干部交流到其它机关,减轻开发区的负担。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开发区内部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去年12月份,市开发区已经启动的全员聘用制、风险绩效考核制要继续实施,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主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二是完善市直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建议将市直机关“服务开发区”工作赋予一定的分值,列入市委、市政府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全力支持市开发区加快发展。三是完善县级干部年度考核机制。把服务开发区工作的好坏作为县级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是骡子是马要在服务开发区平台上见分晓。四是完善民主考评窗口单位和百名科长活动,把评议权交给开发区以及区内属企业,切实发挥民主考评的导向作用,使市直各单位领导及职工都把开发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齐心协力支持开发区发展,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和口头上。

(五)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靠前指挥机制

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坐镇开发区,带头领衔支持,直接调度、指挥和督战的靠前指挥机制。加强开发区项目调度,定期召开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联席会议,对落地和在谈重点项目以及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现场指导督办。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个月至少到开发区办公一天、市委分管领导每个月至少到开发区办公两天、市政府分管领导每个月至少到开发区办公四天,每个市厅级领导联系一个企业或一个项目,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深入一线,帮助开发区切实解决问题、加快发展,不搞形式主义。

(课题组成员: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沈伟、市委党校调研员王成吉、教师陈华彬)

新闻推荐

月日教师节这天宁国市津南小学的几名退休教师来到学校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宁国市津南小学的几名退休教师来到学校看望留守儿童,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看书,共同欢度第30个教师节。春雨 摄 ...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