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角鸣声振间 鼓呼平安曲

安徽法制报 2014-05-28 20:47 大字

岁月匆匆,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安徽法制报》“消防周刊”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倪梦然参谋的约稿电话,让我不禁回到那13年浸淫文字搦管为文,为安徽消防事业发展鼓与呼的岁月,回到2009、2010年与王利祥、胡阳一道为《安徽法制报消防周刊》创刊、写稿、约稿、编稿、校稿的帧帧画面,回忆起与倪国红副部长、报社詹克权主任写稿编校、畅谈人生结下的深厚友谊。

3年半前,我虽是公安消防队伍中的一员,但我的岗位和经常战斗在防火灭火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战友们有所不同,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与文字打交道的“字警”。正因为此,我才有了与《安徽法制报》和报媒精英结缘的机由。大概是2009年初,为了扩大消防宣传阵地,总队与安徽法制报社决定联合推出每周一版的《消防周刊》,我和利祥、胡阳就成了周刊的采编人员,有了与詹克权主任每周一次的编校会面。詹主任和我师出同门,是我师兄,他面相和善,谈笑风生,但谈及工作却从不含糊。有时为了一个出彩的标题,他让我搜肠刮肚,有时为了一篇小稿,他字斟句酌,反复打磨,认真得几近偏执。经他手一改,整版组稿立马活色生香,温润耐读不少。

曾记得我俩共同撰写的记录消防总队破解公安部督办疑难信访件的《133名职工十年漂泊终回归》的纪实通讯,荣获2008年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报纸类一等奖。记得初接采访任务时,我着实头疼了好几天,既要客观反映总队关注民生破解疑难敢于碰硬的决心和成绩,又要谨慎地回避存在的方方面面矛盾,几易其稿,难尽人意。詹兄看过稿子,听我详细介绍个中因由,答应修改润饰。最终发表的稿件客观而生动,叙事简洁流畅,人物交待收放自如,见报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我们还一起到宁国市采访消防大队特勤班班长李兵,写出了长篇通讯《用生命架设救援通道——记孤胆救人的宁国市消防大队特勤班班长李兵》,稿件发表后,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消防员”栏目安徽入选人员就是李兵,我想,这和那次采访报道不无关系吧!

记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消防周刊》这朵小花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和消防官兵的广泛好评,也赢得了业界专家和部队领导的赞扬。 2009年12月31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办公室的阅评简报(第41期),《在提升可读性上下功夫——简评安徽法制报第32期“消防周刊”》,对周刊不吝赞美之辞:“内容翔实,编稿精心,图文并茂,服务性、可读性都较强。”专家认为,当期周刊既有压得住的重头稿件,又有服务性强、信息量大的短稿充实版面,有时效性强的传神图片,也有有的放矢的言论,对如何作为工作重点宣传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长沟流月去无声。虽然我告别消防宣传岗位经年,虽然我即将离开消防部队,但能在这些年里,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消防事业,能为消防宣传做出自己的绵薄贡献,人生的华彩乐段能有一段为消防事业鼓与呼的机会,能够有那么多的领导和战友陪伴见证我成长进步,幸甚至哉!

天空了无痕迹,而我已经飞过。今后,也许我可能告别宣传岗位,但我一定会更加钟情文字,一生不渝。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日子,在脑海的一角,肯定会记起那些关心支持鼓励过我的领导和战友。红门中的战友情深,总会在记忆最深处让我温暖让我感动,红门中的战车呼啸,总会嘹亮地响彻在每一个清晨或黄昏。值此《消防周刊》五周年之际,我祝周刊越办越好!

·刘春生·

新闻推荐

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件

2014年5月20日,宁国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与港口派出所密切协作,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2012年7月1日,被害人杨某向宁国警方报案称:其花了46500元从一叫“李庆”的男子手中购买了...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