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城市四措并举全面推进科技工作

宣城日报 2014-01-24 17:49 大字

本报讯 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居全省并列第4位;动态保留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2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06%,居全省第7位;争取国家、省立项支持经费资助2775万元;完成专利申请3627件(1-11月份);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13年,宣城市科技工作采取平台建设、资源集聚、知识产权、区域合作四措并举,全面推进,取得一系列成就,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科技平台建设,增强企业活力。突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宣城市对照申报资格及条件,筛选推荐了“十二五”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试点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目前6家企业认定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试点企业,6家企业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新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1家,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2家。突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宣城科技园建设,目前一期科技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突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去年5月,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举行了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7月,合工大组织专家教授围绕宣城市主导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开展了多项活动,深入20多家企业了解技术需求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争取科技项目支持,实现科技资源集聚。2013年,宣城市推荐申报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8项(含宁国2项、广德1项单独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项、国家省重点新产品10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2项(含宁国、广德各单独申报1项)、创新载体建设项目7项。截至目前,已有54个项目获国家、省立项支持,获经费资助2775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预计可拉动产业投资超过15亿元。5个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12个项目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级星火计划面上项目。7个产品认定为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新产品16个,申报发明专利15项。为支持合工大宣城校区和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研发,宣城市还下达了200万元的应用研发费用。

做好专利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2013年1—11月份,全市完成专利申请3627件,完成专利授权216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53件(居全省第7位),发明专利授权85件。截至11月底,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由上年底的0.79件提高至1.11件。去年,宁国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市”,郎溪县和广德县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旌德县被列入“安徽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中鼎密封件公司等四家企业被批准组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简称“贯标”)试点工作;凤形耐磨公司的“铬铌硼合金稀土铸造磨球”和凯特泵业公司的“高温冶金废液循环利用卧式耐腐泵”两个项目被列入“安徽省核心专利产业化计划”;中鼎密封件公司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器板式橡胶密封条组件及其制造工艺”和宁国双津集团的“多层共挤输液用膜”两项专利被授予“安徽省专利优秀奖”。

推动区域合作,加快科技创新。2013年,宣城市组织的市本级及所辖7个县市区的科技进步县考核工作已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部的考核。其中,市本级和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泾县、绩溪县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县市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得到持续支持。中鼎密封件公司与美国合作的“乘用车动力系统旋转密封件先进制造技术”获得2013年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立项支持。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利用沪苏浙优势科技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绩溪正泰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的“家蚕种质资源创新与抗性品种选育与示范”和安徽林苑农副食品有限公司的“禽与蛋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获得2013年度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立项支持。 (本报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刘光沛:“迟到”的家庭聚会

■本报记者 顾维林“哥,别忘了晚上一起吃饭啊,帮我跟嫂子说一声,一定要来啊……”2月8日,打完第4个电话后,刘光沛并没有完全闲下心来,而是继续考虑着该为当晚的家庭聚会做些什么其他的准备。作为...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