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制陶工
本月中旬,又一次来到宁国市港口镇凉亭村株木店陶器厂,这已是我第二次来探访。
夏季,闷热的车间内,制陶工人捏塑、轮制、成型、抹平,一道道工序,一个个制成的大陶缸,一个个赤膊、汗如雨下的身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冬季,我再一次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劳作与收获。
传统的制陶工序并不是简单的捏泥巴过程。在选定陶土以后还得对其进行加工,即根据陶土的粘性加进其他材料,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证陶坯在高温焙烧时不开裂,不变形。制陶原料选定配制后,这就进入制陶工艺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成型。这里制陶缸用的是轮制法,轮制就是将原料放在转动的陶轮上,利用其快速旋转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型。完成坯体成型和修饰之后,还不算成品,还得进行焙烧。有些陶器用的是泥条盘筑法,这是一种原始的陶器成型方法,先将泥拉长成条状,按器型大小将泥条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然后用拍子拍打,使之成型。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器物,给人以古拙感。
由于基本是纯手工制作,因此制陶工人相当辛苦,从做坯体开始,就要用手蘸水往陶器上抹,不停的用湿手抹平。工人们的双手几乎成天被陶土覆盖着,夏天热、冬天冷。
据史料记载,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就发明了制陶术,已能烧制简单的钵、罐、盆、缸等日用陶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制陶作坊产品单一,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下,工艺改进不快,粗糙的陶器渐受人们的冷落。但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制陶术,其文化内涵是不可言喻的。
新闻推荐
宁国讯(文旅)近日,宁国市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休闲江南》栏目组合作,以“畲乡云梯——大山深处的美丽童话”为主题,进...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