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历练与奉献
11月25日,宣城市6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援藏医疗队从青藏高原凯旋归来。5个月的援藏经历,对他们来说是磨练、更是考验。每个援藏人的身上心里,都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国宣城网特别推出本期特别关注,关注来自青藏高原的援藏故事。同时,十八巷论坛也推出特别策划——“十八巷专栏:我们的援藏故事”。
这是6名援藏技术人员,他们来自宣城市的各家医院,从6月底到11月底,他们一起在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工作了5个月,一起经历了援藏的酸甜苦辣。12月初,我们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援藏医生们,听他们讲述援藏的故事。
■本网记者 路遥/文 援藏医疗队提供本版图片
邢娟——“她双手捧起了我的脸”
邢娟,宣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也是这个医疗队里唯一的女性。记者见到邢娟的时候,她那一头干练的短发很是醒目。她告诉记者,是她坐了5个小时客车去拉萨剪的。在理发店里,她对理发师说“能剪多短就多短,又有好几个月不能理发”,理发师用推剪给邢娟剃了个男生头,顶着这样一头短发,邢娟又坐了5个小时车回到浪卡子县继续给病人看病。邢娟说,这是她在这五个月里理的唯一一次发。
虽然条件艰苦,可是邢娟工作起来却毫不含糊。邢娟说,在那里,除了同事,接触最多的就是来医院看病的藏族同胞,因为语言交流障碍,笑容是他们之间表示友好最有效的渠道。一名藏族老婆婆的媳妇难产,经过邢娟的抢救后,母子平安很快就出了院,开始邢娟对老婆婆没有太深印象。有一次在上班路上,邢娟遇到坐在摩托车后座的老婆婆,她搭乘的摩托已经驶离很远,看见邢娟她还是立即跳下车来,跑到邢娟面前,双手合十笑着对她作揖,然后双手捧起了邢娟的脸,对着她笑。“我知道她是表达感谢,那笑容可以代替所有言语。作为一名医生,那一刻我是幸福的。”邢娟动容地说。
陈晓龙——“献血也是一种援藏”
陈晓龙,他是宣城市疾控中心的一名检验科医生。说起此次援藏他也很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援藏的形式其实多种多样,献血也是一种援藏。西藏山南地区地大物博,但医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医疗用血这一块更是紧缺,缺意识、缺常识、缺带头献血的勇者。9月22日上午,山南市人民医院组织了专门的献血活动,来自安徽的援藏队员们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情系山南,血济苍生”。陈小龙和滁州的援藏同志徐善志做了带头的勇者,在高寒和缺氧的状态下,还各献了300ml,“不为别的,既然选择了援藏,我就有这份义务,我献血-我光荣,我献血-我快乐!”他在援藏日志里这样写道。
张勇——5个月瘦了12公斤
张勇,是郎溪县人民医院的一名麻醉师。在西藏的5个月时间里,以前身体倍儿棒的张勇却一直靠降压药来稳定血压。他告诉记者,他是他们那一批50名援藏队员里瘦的最多的一个,大家平均都是瘦5公斤左右,而他,瘦了12公斤。但是他一点不在乎。即便是在身体很不适应高原环境的情况下,张勇还是跟队员们一起动手,将浪卡子县的卫生服务中心里空置了八九年的手术室,一点点地重新布置起来。配零件、拟清单、购置缺少的药材,三个月后,张勇他们终于让手术室投入使用。“以后浪卡子县的藏民们做小手术就不用再长途驱车去拉萨了!”张勇自豪地说。
黄进——用心编写质量手册
黄进,宁国市人民医院检验师。黄进说,八月份在拉萨市培训学习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羊红燕主任跟他谈论起西藏基层医院的现状,希望援藏期间能将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起来并慢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培训结束后,黄进着手准备编写检验科质量手册。他四处查找资料,整理该中心检验科所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参照宁国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手册逐字输入。黄进说,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纲领性的文件,有了质量手册,通过培训学习并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质量记录,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才能使检验结果始终保持可靠。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黄进先后编写完成了《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标本采集手册》、《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管理制度》以及《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作业指导书》等手册。这些编写好的文件已于11月1日起执行。
常建——“嗓子哑了,我还可以用手工作!”
常建,泾县人民医院的B超医生。从到达西藏,到返回宣城,常建的嗓子一直处于沙哑的状态。记者12月5日对他进行采访时,他仍然无法正常说话。这是高原应激反应引起的神经受损、声带麻痹,以后只能慢慢调养。别的医生告诉记者,以后常建若想完全恢复,和正常人一样说话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付出这么多,30岁的常建依然不言后悔。去西藏前,妻子正好去南京进修,家里还有个不到两周岁的儿子,一家三口一个西藏,一个南京,一个泾县。常建说,“我是党员,所以我要承担。”常建刚到西藏时血氧饱和度只有47,在内地属于休克状态。在先后经历了呕吐、感冒、嗓子沙哑等各种高原反应后,他还是和大家一起工作。给藏民们做B超检查时,因为讲话时无法发出声音,就用手写下汉字,再让懂汉语的同学翻译给藏民。就这样,夹杂着手语,常建和同事们在西藏度过了15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tangyc3c3
6名队员在拉萨合影。
tangyc3c5
张勇在为藏民做体检。
tangyc3c9
黄进在编写质量手册。
tangyc3c8
为克服高反,常建在吸氧。
tangyc3c7
刚出生的藏族婴孩在邢娟怀里笑了。
tangyc3c6
陈晓龙正在为患者抽血化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推动”活动,市港口湾水库管理处,紧密联系实际推进活动开展,确保活动有实效。该处结合水库工作特点,深入水库坝...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