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引擎”激活现代农村经济

宣城日报 2013-06-06 20:26 大字

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宣城市独具特色的新型农业旅游资源,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逐渐形成产业优势。

■ 融合发展

宁国市河沥溪办事处湖南村就尝到了农业转型发展的香饽饽。村民们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依托,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大作文章,把村庄作为景点一样来经营,建成全市首家“开心农场”,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做客湖南村,开辟了一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村里每天都能迎接数百名游客吃“开心”菜、喝山泉水、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美好乡村建设成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地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旅游公司后,再次被聘为农场工人,使一些不能外出务工的中老年农民实现二次创收,平均每人每年增收约8000元。

湖南村的尝试只是宣城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农业的转型发展,积极挖掘农业潜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宣纸、茶叶、山核桃、蜜枣、蜂蜜、灵芝加工工艺,茶园、竹林、油菜、山水等农业和自然景观,已成为特色精品观光产品。“蜜枣节”、“油菜花节”、“徽菜美食节”、“山核桃节”、“灵芝文化旅游节”等拥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休闲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也应运而生。宣城市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开展示范创建、品牌宣传打造等举措,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012年全市已建成农业休闲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示范点90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6.8万人,年吸引游客85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35.6亿元。

■ 带动明显

气候温和、地形地貌多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5%,优越完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宣城市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宣城市家禽和林特两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主导产业结构日益明晰,已形成禽业、竹业、林特、茶叶、蔬菜、水产品六大特色板块和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全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40多个,注册名特优新农产品400多个。

随着农产品基地规模的日益扩大,区域布局也更趋合理,全市茶叶面积达33万亩,是安徽茶叶主产区和重要的出口茶基地。林特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近百万亩,是安徽省最大的林特产品主产区,山核桃生产基地面积达40万亩,产量占全国一半。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265个,占全市村(乡、镇)总数的1/3,同时已形成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州“中国幼蟹之乡”、郎溪“中国绿茶之乡”、广德“中国竹子之乡”、宁国“中国山核桃之乡”、泾县“中国宣纸之乡”、绩溪“中国徽菜之乡”、旌德“中国灵芝之乡”等地域品牌。

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发展成效显著、示范带动明显的地区和企业。位于皖浙交界的云梯畲族乡宁国千秋畲族风情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规划占地500亩,是一家集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及旅游商品开发、畲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公司。立足于云梯畲族文化与历史名胜古迹,根据旅游市场热点需求,挖掘当地畲族的文化内涵,塑造民俗风情的原生自然形象,有效利用山区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高品位整理山水的自然秀色,打造出“皖南畲族风情旅游区”的品牌形象。据了解,全市拥有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占全省1/5,其中宁国和绩溪为国家级示范县,占全省2/5。建成了6个省级以上示范点,其中国家级1个。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以上企业(园区)7个,占全省一半;其中五星级1个,占全省1/3。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的恩龙世界木屋村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十佳休闲农庄。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王秀芳率省政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调研组来宣

本报讯 6月18日至19日,省政协副主席王秀芳率省政协调研组及妇联界别委员来宣城市,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调研。省政协副秘书长魏志光,省政协经济委主任、省供销社主任王首萌,省妇联副主席...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