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级农民法治公园亮相宣城

安徽法制报 2013-03-14 22:27 大字

园在村中,法在园中,漫步园内随处可见徽派的法治灯箱,写有“智者以法护身 愚人以身试法”、“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等法治格言、警句的小标牌,农民群众在举手投足间就能感受到法治文化的屡屡清香。这是“六五”普法以来,宣城市农村出现的一种普法新景象。为拓展普法阵地,将法治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宣城市各地农村充分利用村内原有基础设施,不断植入法治元素,循序渐进打造农民法治文化公园。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村级农民法治文化公园51个。

“六五”普法伊始,宁国市在深入调研、外出考察的基础上,将青龙乡龙阁村作为试点,在“美好乡村”建设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添置木制法制宣传长廊、法制温馨提示牌,在灯箱、文化墙、吊旗上植入法治元素等形式打造农民法治文化公园。试点成功后,在全市铺开,目前,宁国市18个乡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3个农民法治文化公园。

“一枝独秀”带动“百花齐放”,2012年底,宣城市在宁国举办“法律进乡村”工作推进会,对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地在借鉴宁国市做法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村级农民法治文化公园进行“梳妆”,更新法制宣传栏,增加基础设施,同时对基础建设好的重点村居广场进行“整容”,让旧颜换新貌。郎溪县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大梁村投入10万元建成内设大型电子显示屏、法治吊旗、法治长廊的法治公园;绩溪县郎家溪村在村部活动中心建成了占地600平方米的设施完备、普法功能健全的法治公园。

农民法治文化公园的建成,使抽象、生涩的法律条文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温馨叮咛和形象直观的图文说教,这种既接“地气”,又吸引“人气”的普法形式,成为宣城基层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张学敏·

新闻推荐

走出迷雾见彩虹——记宁国市河溪街道桥东社区村民赵双武

记宁国市河溪街道桥东社区村民赵双武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