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森林与城市共成长——宣城市启动“创森”和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综述

宣城日报 2013-01-08 21:33 大字

见习记者 刘畅 本报记者 吕祥峰

编者按:建设美好宣城,宣城市又有大手笔,这就是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时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这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全市人民的城市梦想。

宣城市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质量优良,林业产值居全省第一,诸多过硬的条件为“创森”工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然而,“创森”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森”的过程,肯定充满艰辛。这就需要从上而下的制度保障、切实举措和不懈努力。可喜的是,目前,宣城市正在举全市之力,为实现美好愿景积极行动。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努力,让森林走进我们的城市,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一场“绿色崛起”之战

2012年10月17日,这一天是宣城市城市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一天市政府向省林业厅提交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函。

同年12月6日,宣城市召开高规格的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正式吹响宣城市“森林增长”和“创森”的冲锋号,“绿色崛起”的战鼓铿锵擂动。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全市的城市梦想,也是全市上下的不竭追求。宣城市自然生态好,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遥遥领先,森林资源占全省六分之一,现有林地用地面积72.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65.6万公顷,林木绿化率58.3%,森林覆盖率55.3%,2011年林业产值211.8亿元,占全省近五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并且现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这些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但全市森林质量普遍不高、分布不均、生态功能脆弱,不少林地被侵蚀、改造直至破坏等问题尤为突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拓展造林空间,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竞争力必由之路;发展民生林业,实现兴林富民,是提升城市面貌和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的决策后,宣城市上下便迅速掀起造林绿化、消灭荒山的高潮,各级领导干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谋划及实践经验。进入本世纪,宣城市还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林业大户。2002年至2005年,全市更是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0余万亩,群众的生态建设意识普遍提高。

决胜“森林增长工程”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高效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难题,我们交出了自己的答案:举全市之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对宣城市扩大绿量,成功“创森”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山地造林攻坚,以荒山荒地、陡坡开垦地等为重点,力争全覆盖造林。建设通道森林景观,以境内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两侧为重点,按两侧各50米以上的宽度,建设树种多样的森林景观长廊。积极创建森林城镇,点线面相结合,大栽树、栽大树,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实现林城共依。开展森林百村示范创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百村栽万树”活动,大力建设围村林、护路护堤林、游憩林、果园等,实现林环村、树绕舍。建设水岸防护林带,以青弋江等河流两岸陆地、宛陵湖等滩涂为重点,推进防护林、涵养林建设;以圩区为重点,提高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标准。培育林苗两用林基地,集中建设森林增长工程的保障性苗圃,支持企业、农民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推进油茶产业致富等工程,并以竹林、山核桃等经济林、珍贵阔叶树种、公益林等作为主要对象,提升森林质量。

为保证这些美好愿景的顺利实现,全市上下正闻风而动,全力推进:宣州区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工程建设资金,并将森林增长工程纳入绩效考评;宁国市狠抓城区重点景观森林建设、村镇造林绿化建设、水体沿岸绿化建设,截至目前,已落实造林计划2.8万亩,造林地清理1.6万亩、造林3000余亩……

充满希望的征程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委、市政府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锁定这一绿色目标,这场“绿色崛起”征程充满艰辛,但更充满希望。

——科学编制规划。按照“大林业、大绿化、大生态”思路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各县(市、区)根据全市目标任务,科学编制总体规划,明确建设内容、标准、计划。

——创新投入机制。2013年市财政预算安排600万元资金,并年递增10%增加投入,用于森林增长工程、森林长廊建设的以奖代补;每年整合相关资金3亿元以上,用于森林城市创建。各县(市、区)财政建立造林绿化专项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提高对公益林所有人的补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拓展林业融资渠道并积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

——建立科技保障。依托技术力量,加强科技支撑,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将科技保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大林业实用新型技术应用培训,加强造林成效监测,森林动态监测和林木资源信息监测,全面准确做好森林资源续档工作。

——强化资源保护。改进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加强林地定额管理,依法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完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应急机制;加强现有自然生态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维护生态安全。

新闻推荐

宁国市交警大队车管所温暖企业心

宁国讯 司尔特公司为开展业务需要,新购置了一批小型汽车,因数量较多,汽车到公司后的上牌查验成了难题。当宁国市交管大队车管所王乃冰所长得知企业的困难后,立即作出部署,于元月8日亲自带队不畏...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