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业园里“孵化”新生机

宣城日报 2013-01-22 21:29 大字

隆冬时节,在宁国河沥溪农民工创业园,记者见到了宁国市八里机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冬生。尽管冬日寒冷,却阻止不了杨冬生的好心情,因为他的创业之路在这里走得愈发平坦、顺畅了。

2012年8月底,杨冬生的八里机械有限公司搬进了宁国河沥溪农民工创业园,而借助于创业园这个平台,他的企业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杨冬生的八里机械有限公司主要是经营汽车液压泵配件加工。2004之前,杨冬生一直在宣城市区的中鼎公司做磨具工,2004年,他辞职回家创业,开始经营汽车液压泵配件加工,于是创办了现在这个公司。

在搬进农民工创业园前,自家的房子就是公司的生产车间。“家里地方不大,原材料、成品、机械堆得到处都是。”杨冬生说。因为自己的产品过硬,八里机械有限公司得到了台资企业——大大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订单。当大大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来到杨冬生家里参观时,惊讶不已:“你这里简直就是个小作坊嘛!”。听到这话,拥有专门的厂房和办公地点,便成了杨冬生的一个梦想。而对于杨冬生来说,企业规模小,花钱买土地、建厂房,投资很大,风险也很大。

2012年,河沥溪农民工创业园建成,为杨冬生提供了一个发展机会。

据河沥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束小芳介绍,河沥溪农民工创业园累计投入资金530万元(含省拨付150万元),在园内建成了钢结构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办公场所约900平方米。这里是微型企业的“孵化器”,要进入园区,必须是河沥溪街道范围内的微型企业——规模不大、有发展前景、符合相关环保规定。根据这些要求,从申请的几十家企业中选中了4家企业进入了农民工创业园,而八里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

针对农民工创业资金不雄厚、企业规模小、成本低等特点,创业园的土地、厂房等前期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入建好,企业只要投入生产必须的设备就可以了。杨冬生告诉记者,进入农民工创业园,他只添置了必备的办公用品,安装好机械,园区里面的水、电、网络全部都是现成的,从搬进来到企业投产,他仅仅用了三天。

硬件不用愁,而政府为农民工创业园提供的“软件”更是体现着“孵化”功能。宁国市人社局就业培训科科长叶双英告诉记者,对进入农民创业园的企业落实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少税收、对工人的社会保险资金进行补贴、开展创业指导等。创业园的租金只有每平米7-8元,比外面便宜了三分之一。“农民工创业园,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减少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有力助推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叶双英介绍说。

农民工创业园的发展,带来的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它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成立及发展之初,受土地、厂房、资金等制约的难题,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如今在河沥溪农民工创业园工作的农民工已有近250人了。不少农民工都表示,农民工创业园的创建,让他们不用到外地也能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兼顾了家庭。

记者走进八里机械公司的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在机器的轰隆声中,工人们忙着打磨零部件产品。现在,八里机械公司有从业人员近40余人,年利润30万元。对于现状,杨冬生很满意:“看现在这个厂房,再也不会有人说我是小作坊了。”对于未来,他同样充满信心:“三年时间,我要加快发展,扩大企业的规模,三年后要真正拥有自己的厂房!”作为“孵化器”的农民工创业园,也有一项自己的规定,那就是给来此的企业三年时间壮大发展,三年后,这里的企业,必须离开,自己独立寻找厂房发展。“大部分企业三年后,度过成长期,离开创业园也会有不错的发展。”束小芳说,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

编辑感言:很多微型企业,如同杨冬生的企业一样,有着迫切、真实的想发展的欲望。然而受资金、土地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欲望被压制着,企业也就很难壮大,甚至萎缩、倒闭。宁国农民工创业园的创建,给了这些微型企业一个发展的机会、一个跳跃的平台,土地、厂房、基础设施……这里对于当前遏制微型发展的瓶颈被一一解决,企业发展得到相当大的推动力。相信这样的措施,必定能培养壮大一部分微型企业,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

新闻推荐

爱心献血,相约情人节

为有效保障春节期间的临床用血,同时感谢广大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市血站将在情人节期间开展“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您”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凡在情人节期间参加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在获得献血证和...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