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蝶变” 陈 莉

今日宣州 2020-08-17 06:41 大字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第七届安徽省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公布,宣州区亚邦化工“一种铜酞菁合成反应氨尾气回收液氨的方法"、晶瑞新材料“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等5项专利获省专利优秀奖。

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宣州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引擎。

8月12日上午,烈日当空。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生产车间更是忙得热火朝天。亚邦化工是一家主要生产高档酞菁系列颜料及相关制品的公司。近年来,公司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引进科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激活新动力,目前企业产能已稳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

作为酞菁蓝生产的行业标杆企业,如何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一直是摆在亚邦化工面前的一道难题。2013年起,企业便开始围绕清洁生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苦练内功"。2016年,企业关于“铜酞菁合成反应氨尾气回收"研究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光有科研成果还不够,亚邦化工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及时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通过“铜酞菁合成反应氨尾气回收"技术,企业将原本还需要环保处理的氨尾气成功转换为氨水,销售给其他需要的企业,降低了环保处理资金,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生产成本,可谓“一举三得"。

“今年6月份,我们氨尾气综合利用后,回收的氨水有784吨,7月份,受梅雨天气影响,企业产量降低,也回收了氨水358吨。预计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一千万元左右。"亚邦化工总经理汪国建介绍道。

在宣州区,像宣城亚邦化工有限公司这样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占领市场的企业还有很多。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宣州区工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晶瑞新材料、君诚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企业在园区的引导下“苦练内功",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8月13日上午,宣城市君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科研实验室里,质量工程师唐明海正在进行门铰链耐久实验及限位器的力矩实验检测。

君诚汽车零部件是一家生产各类汽车铰链及限位器的民营企业。从一家“7人团队"的入门小企业发展成现如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科技型企业,公司总经理胡林成深知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我们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8%用于科学研发,目前,我们铰链生产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君诚汽车成功研发了“一种牢固的车门铰链技术“,至此,公司也迈入了经济发展"加速度“。该项专利地研发投入之后,君诚汽车零部件每年的销售额都能增加500万到800万,市场占有率也按20%递增。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加了15%。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今年来,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机制,宣州区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了21家企业2020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快速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上半年,宣州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占全市入库总数20.5%。据悉,下一步,宣州区将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强化服务职能等措施,继续引导和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新闻推荐

宣州区织牢医疗机构药品保障供应网

为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临床合理用药需求,近年来,宣州区采取多项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基层医疗机...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