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道的70年 再见,老北门 你好,新北门

今日宣州 2019-09-18 00:49 大字

徐文宣

说起市区最有名气的街道,怎能不提老北门呢?

这里曾是老宣州最繁华的闹市,水运码头集散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宣城人的集体记忆;

这里又曾是被城市发展遗忘的角落,一度成为亟需改造的棚户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痛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历经70年风雨烟云,老北门从盛到衰,再至新生,如今这里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过去的棚户区已了无痕迹,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街道、热闹的商铺、林立的楼宇……

改变的又岂止是“颜值",随着北门老街项目的推进,北门老街的记忆又将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北门的故事仍在继续……

岁月流金,记忆中的繁华与沧桑

“那时候的北门真是宣城最热闹的地方,是宣城人的根。"说起老北门,总会触动很多老宣城人心中那一抹浓浓的记忆与怀念。

在高叔辉老人的记忆中,北门老街繁华热闹,恍如昨日。“我就是地道的老北门人,1952年出生在东头湾附近,可以说这里有我儿时的全部记忆。"

他如数家珍,东头湾向十字街方向有各种竹器、木器钻碑店,旁边的澄清池是过去洗澡的地方。还有百年老字号宣大祥茶干,老街坊们最喜欢的是就着宣大祥茶干嚼着五香豆,当作丰盛的早茶。

那时候,每天清晨,公鸡啼鸣,太阳渐渐升起,北门街上的人渐渐多了——店面相继开门,卖水果的、卖鸡蛋鸭蛋的、卖布料的,还有那些修钟表、剃头、修鞋的等等,将整条街的两侧摆得满满当当。

这里没有超市里整齐划一的摊位,有的是最接地气,最地道的吆喝声;有的是木匠刨木的嘶嘶声,弹棉花的哒哒声,磨刀的嚯嚯声……这些声音,都是属于老北门的声音,属于老宣城的声音。

北门究竟长啥样?为什么说它是很多宣城人的根?

在已经定格的繁华与沧桑面前,太远的历史我们无从深究,但不妨随着老街上的故人讲述,重拾旧时光。

宣城市著名“文化老人"奚本金在《老北门拾遗》中这样写道——自北门拱极门出城,经吊桥至文星楼处称北大街,上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时,称抗建路,后又改称澄江路至今。过文星楼往北至原电厂处为湖北街,因此地湖北移民较多而得名。

在距拱极城门外不远处,有宣城房屋之第二大的江西会馆,进门时坐东朝西三间两层楼房,下中空为通道,内有一大院落,迎面是戏台,左、右两厢是长廊相连。解放前常被租作剧场唱戏,台上演出,台下拉洋片,时令小吃,彼此吆喝不断,一派喧闹场景。

据奚本金老人回忆,因紧临宛溪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这里也因此是宣城最繁华所在。商家云集,鳞次栉比。如有张万丰鞋店,汪怡和、保丰祥、大成、吴子桐几家酱坊,又有金谷春、澄江池、澄清池等浴业,还有叶顺兴、汪益盛茶馆,高义记酒庄,另有开设在环境清幽的道岔河旁的环城茶社。张德昌和大吉春两家药店也开设于此街,文星楼外有孙裕和粮行。别士桥处有宣城1929年办的印刷厂,原皖南中学也在今六小处的原詹氏宗祠内。

北门原三角花园处,是环城北路的终点,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北工业区的建立,此处到纺织厂路段称工业干道,所以也是此名称的起点,干道途经钢铁厂、化肥厂、酒厂,而现在都是拱极路的一段。在离原三角花园向北不远处,古为上敬亭山的唯一道路,此路在解放初期,曾见有独门石碑坊一座,并有一对石狮守护,匾额南面刻有“相看不厌",北面刻有“江城如画"。“敬亭在望,可惜现在已消失殆尽了。"

奚老告诉笔者,现江滨路中段,原有铁仙桥一座,也是古城水门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木竹自由市场,不仅有众多原木和毛竹堆放路旁,河中还有漂浮无数木竹排筏,大小帆船忽往返水上,忽靠岸泊港,一派水上风光……

时代变迁,昔日旧貌换新颜

不同于如今的都市,老北门总是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方式的变迁,老北门也随水运的没落逐渐沉寂。新的商业圈出现,北门街区渐渐边缘化了,曾经车水马龙的胜景日渐褪去,只能在沉默中承载着历史的沧桑。留给人最后的记忆只有狭窄的巷道、横流的污水、违章的建筑、落后的配套设施……北门成了宣城市的棚户区,给人的印象只有“脏"“乱"“差",而老街的居民也慢慢地迁离了。

“从出生我就住在北门,小时候每次从繁华的市中心回到家里,都会有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在90年出生的孙敏看来,这里已经褪去了过往的荣光,没有林立的商铺,也没有来往的车辆。“每次我想买个东西还要走好一段路到街前的小超市,做公交车或者打的都要走到人稍微密集一点的地方。"老街区给孙敏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方便。

斑驳的墙体,岌岌可危的小楼……萧条与破败让北门改造势在必行。2007年11月,北门旧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规划总用地约112公顷,住户5250户,人口约23000人,需要拆迁各类住房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拆迁改造范围之广,投资预算之大,牵涉人数之多,在宣城乃至全省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机器轰鸣声在北门响起,拆迁改造在一步一步地进行着,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街变宽了,屋变大了,路变好了,老北门重生了!孙敏的家也从低矮潮湿、光线幽暗的50平方米的老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100平方米的高层商品房。没了下雨天家里大桶小盆的滴滴答答,也没了巷道溢出的污水和河边臭气熏天的垃圾山。

如今漫步于北门宛溪河绿化带,河水碧波荡漾,岸边的植被与碧水交相辉映,极目望去,远处的高楼掩映在一片葱郁的绿色之中。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沿着游步道一路前行,坡缓路畅,微风轻拂。谁能想到,曾经这里杂草丛生,河道淤泥堆积,而现在已是北门最美的风景之一。

这就是今天的新北门,街道四通八达,交通井然有序。“改造后的北门是全新的北门,又是饱含文化底蕴的北门。新北门南以一小、孝义巷、槐树巷为界,北以水阳江大道、宣酒厂为界,东以皖赣铁路宛溪河为界,西以昭亭北路、敬亭路、拱极路为界,面积约112公顷。"北门办综合处主任张亚平告诉笔者,新北门的定位为居住为主,配套建设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的综合性社区,具有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成了展示旧城区新形象的城市窗口。

华丽转身,往事不再如烟

“拆迁改造,有些城市记忆是不能抹去的。拆去的只是陈旧、破败的建筑,我们希望那些回忆还能留下。"对于北门老住户后兰来说,过去家门口大大的“拆"字让不少人唏嘘又羡慕,再也不用在老旧的街巷熬着生活。

可如今搬出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区,虽然新北门居住生活环境大为改观,但扑面而来的城市化气息也让她发现再没有可以回头的记忆中的老街道,没有了弄堂里习以为常的早点铺、便宜狭窄的理发店、还有外婆每天都和老伙计相约的麻将馆……

这都是城市里无足轻重的、却又最终会失去的小细节。对于老北门,她总还希望能留一些念想。

是的,这是好多老北门人共同的呼声:忘不了它的古朴,也忘不了那沉静悠长的小巷,更忘不了老街上那些沉抑了百年的文化传承,“它承载了我这一代宣城人的记忆。"

2017年年末,正当北门改造拆迁工作进入尾声之际,一个让人惊喜的消息传来,为响应市民恢复老街的呼声,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遗迹,市政府决定在北门建设北门老街项目!

“自从北门改造以来,便不断有恢复老街的呼声,加上在改造过程中不断发现的一些古代文物,促使我们下决心重新打造一条北门老街来。"张亚平告诉笔者,依托深厚的人文与自然资源,未来北门有望重塑历史街区的风貌,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2019年7月1日,北门老街开工仪式举行,工期为1年。根据规划,北门老街项目将分为三个地块。分别位于宛溪河西侧,九华路北侧,毗邻小九华佛寺和宛陵路北侧。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34824平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32101平米,分别从事旅游服务配套商业及特色手工艺商铺、特色餐饮和文创中心。

据张亚平介绍,北门老街项目将会保持徽派古典的建筑风格。以传统徽派建筑的山墙、坡屋顶、窗雕等建筑符号作为建筑的基本元素,加以提炼和升华,不仅与现有小九华古朴风格无缝对接,更是新旧建筑之间的传承与融合。“整个街体会是二至三层的低层建筑,通过院落式布局,形成具有传统街巷肌理的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上,以现有的小九华佛寺,佛塔,宛溪河作为新建建筑群的规划主干,将形成了一点(佛塔)、两线(沿澄江路两侧)、一面(沿宛溪河临河面)的规划格局。"

北门老街承载着的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感。涅槃过后,迎来的是华丽转身。据悉,北门老街项目中商铺很多都为旧北门商铺回迁,宣大祥、永顺杂货店、焦阳春中药店、老天宝银楼、庆庆布店、津津酒家……这一个个湮灭于历史深处的老字号,或许将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老北门的故事,也是一条街道70年的变迁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期待,新北门!新故事!

(原载《宣城日报》2019年9月16日头版)

新闻推荐

宣州区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上水平

宣州讯一直以来,区民政系统以重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不断强化物防、技防和人...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