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三名贫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宣城日报 2018-02-27 10:07 大字

陈志伟总在妈妈做饭时帮忙打打下手。陈志伟展示他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躺在双轮床上的宫能发靠着自己的双手为家庭的生活分担了负担。小小的双轮床承载了宫能发的生活,也见证了他和妻子的感情。除了养羊,陈道木其他农活也没有落下。陈道木养的羊不仅是他的生活来源,也给他带来了充实和快乐。

有一群人,他们没有健全的身体,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年三十,记者来到宣州区水阳镇,街道两旁的大红灯笼、红对联、喜庆的年画,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儿。

在水阳镇吴村,记者走访了3名残疾贫困户,看到他们自食其力,用心经营,把“苦日子”慢慢变甜,用自己的自强不息,诉说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昔日贫困户挺直腰杆过新年

穿着黑色的外套,整个人收拾得干净整洁。31岁的陈志伟向记者介绍自己时,双手不停地颤抖,他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双手往身后放:“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双手总不听使唤。”

村里的扶贫队给陈志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双手残疾,陈志伟都没法坚持下来。一度,陈志伟对自己很懊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2014年年底,在工地工作的弟弟,介绍陈志伟去考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2017年又给陈志伟介绍了几份在建筑工地开升降机的工作。

陈志伟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规范的操作,让原本不看好他的工程队对他刮目相看,当工程结束,工程队还推荐他去其他的工地工作。

“为了感谢别人愿意给我工作的机会,我就会拼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比起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元工资,这份工作更让陈志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因为比平常人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控制方向盘,陈志伟的双手都磨起了茧子。

看着弟弟家2岁的孩子穿着新的大红棉袄,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乐呵呵地笑一边跑着,然后又扑进了奶奶的怀里,抱着奶奶亲了又亲。陈志伟说,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的工作越干越好,能找个人一起好好过日子,给父母添个孙子。“以前都不敢想这些事,怕连累了别人。但是现在我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能努力养活家人。”

新年,我将迎来新的春天

52岁的高位截瘫的汉子宫能发趴在轮椅上,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发卡充满成就感。“贫困不可怕,只要做自己能做的事,靠自己的双手就能慢慢摆脱贫困。”

由于躺多了容易生褥疮,宫能发时常趴在轮椅上。趴在轮椅上做手工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瘫痪在床8年,不管多难,宫能发的脸上都挂着微笑,那种笑是一种坚强,是一种乐观,更是一种感恩。

宫能发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2010年在芜湖某工地务工的宫能发因从高处摔下,脊椎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8年来。妻子杨小竹为了照顾丈夫,白天干完农活就得回家给丈夫翻身擦洗,喂饭喂药。

不忍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身上,更不愿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废人,2017年宫能发毅然开始了轮椅上做手工的生活,一个月能挣个五六百元。

“这么多年,妻子和女儿和我在一起受苦了。来年挣了钱,也给妻子和女儿买几件新衣服,让她们过年时穿的漂漂亮亮的。”新年了,家中的墙上贴着大红的“福”字,宫能发趴在轮椅上拿着他做好的精美发卡,发卡上的鲜花和蝴蝶,让人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春天。

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

走到家中后院的羊圈,陈道木身子前倾,用手轻轻地打开木门,顿时,一股腥臭味儿迎面扑来,“咩咩咩”一群羊欢快地叫着,从木门里鱼贯而出。

每天,陈道木都会放两次羊,大年三十也不例外。走上村里的圩埂,道路两旁的青草渐渐返青,尽管风里带着丝丝寒冷,陈道木心里却温暖如春。正是眼前这一群羊,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71岁的陈道木先天耳聋,身体不好,是一名五保户,家里一贫如洗。

从最初养2只羊,到现在的13只羊,陈道木克服了很多困难。一只羊要养2年才能成熟卖钱,有时等到能卖钱的时候,羊却生病了,两年都白忙活了。陈道木每天都定时放羊给羊喂食,检查羊的身体。去年下大雪,羊找不到草吃,陈道木就省吃俭用给羊买玉米粒和草料。

“今年羊养得好,明年卖了不仅能给自己换个新的助听器,给哥哥家的孩子们包压岁钱,还能攒点钱养老。”老陈咧着嘴笑了起来,言语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色渐晚,远处,新年的鞭炮声响起,采访也接近了尾声,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燃起了炊烟,锅里的饭菜散发着阵阵香味,那是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希望的味道……

新闻推荐

宣城市发布 “中国文房四宝表情包”

本报讯还记得文房四宝吉祥物吗?笔小妹、墨小宝、纸小妞、砚小哥,这四个头顶着笔墨纸砚,身着古色古香汉服的萌萌卡通形象,一经面世就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获得了不少“点赞”。日前,这四款吉祥物...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