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队伍建设 力促工作标准化

宣城日报 2018-02-22 16:24 大字

市国土资源局杨承保局长到不动产登记中心调研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到宣城市调研不动产登记工作其他市来中心调研企业送锦旗组织市本级商业银行召开不动产登记座谈会争创全国百佳便民利民示范窗口省级检查

(上接第一版)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中心先后组织了恒大、国银等1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徽商银行等11家商业银行召开不动产登记工作座谈会,多渠道获取宣城市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在流程设置、办理时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建议与意见,不断完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

据统计,2016年,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设了20项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树立“廉洁、优质、高效、便民、利民”的形象,2017年以来,中心先后建立了《非永久保管档案鉴定销毁办法》、《〈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使用管理办法》、《舆情管理和危机应急处理实施意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窗口工作人员行为准则》、首问负责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20余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中心规章制度“从有到完善”的历程。

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是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突出“始于百姓需求,终于百姓满意”的理念,狠抓队伍建设,力促工作标准化,让日常工作稳步推进、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变被动为主动,推进窗口服务前移,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做好引导服务。大厅设立业务引导员,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将办事群众引导至所需办理业务员窗口。开设绿色通道,对涉及招商引资,重点工程项目和亲自来大厅登记的老弱、病、残、孕、现役军人等申请人,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高效的办事作风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百姓的认可与赞赏。

设置便民设施。在服务大厅登记受理窗口配置了老花镜,方便老人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表等资料;在大厅专门划出群众等待区,配备了桌椅设备,便于群众休息等待;在大厅显眼位置摆放不动产登记与交易大厅示意图,引导申请人到相应窗口办事;设置了免费饮水点,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摆放制作了表单样表,指导申请人填写各类表单。设置了自助查询机,权利人可用身份证、人脸识别、手工输入受理单号登记方式查询办理进度和不动产登记信息,不仅提高了查询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保护登记信息安全。

安排上门服务。对一些行动不便的登记申请人,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上门进行登记事项问询记录,受理申请材料,拍照取证等。

——从窗口到指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一站式”不动产统一登记。

提供预约服务。2017年10月,中心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并对外开放,其中包括预约服务、进度查询等功能,根据工作实际,首先开设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继承登记预约登记服务。

多渠道查询业务办理进度。为了方便群众查询业务办理进度,结合微信手机客户端使用率高的特点,在互联网查询办理进度的基础上,中心开发了微信公众平台查询办理进度的功能,实现了电脑端和手机端等多渠道的查询方式。

提供领证提醒服务。针对多数办事群众在办理业务后,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忘记前来领取不动产权证书的情况,中心开通了短信提醒服务,及时向尚未领取证书的办事群众发送短信提醒,将原本办事群众“索取式”的信息查询方式,转变成“推送式”的主动告知。

增加扫码付缴费方式。为了让申请人享受“互联网+不动产”带来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工作举措,在收费窗口开通了微信、支付宝支付功能,办事群众只需在缴费时向工作人员出示自己的付款码,即可快速完成不动产登记交费业务。

近两年来,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主动推动改革,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率先探索在银行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

2016年5月,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建设银行宣城分行经多次商谈,达成一致意见,即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的房屋预抵押登记,由贷款客户和建设银行宣城分行共同委托代理人代办,抵押人只需按照登记要求向银行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无需再次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2017年,中心在邮储银行宣城分行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邮储银行按照便民服务窗口建设标准负责建设便民服务窗口,配备相应的设备、开通数据专线。目前,邮储银行便民服务点可办理“预告登记与预告抵押登记”和“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下一步将在全市各银行推广设立便民服务点。

——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全覆盖。

为方便偏远乡镇群众办事,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秉承“群众满意、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在市本级16个乡镇开通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率先在全省开展化解继承登记难题工作。

以往办理继承、受遗赠登记时必须提交继承公证书,增加了工作环节和群众费用。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在全省领先化解继承、遗赠不动产登记难题,对办理继承、受遗赠登记时必须提交的继承公证书不再作强行要求,可直接申请登记。

推进作风建设力促工作规范化

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动向,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经常性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改进作风,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决反对庸政、懒政、怠政,力促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学习“青岛房管局泄密范冰冰房产信息”和“长沙便民大厅查出百人窝案市纪委书记现场卧底”的典型案例,要求全体人员引以为戒,杜绝该类违规事件发生。

二是联合市房地产管理局向申请人发出了《致服务对象一封信》。公开信中明确,“若因抵押融资、子女入学等特殊原因,需加快办理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申请人可持相关证明材料至大厅1号、18号窗口分别申请加快服务,此项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若有其他机构或个人向申请人收取加快费用,应予拒绝并拨打监督电话。”

三是建立了便民服务监督管理制度。聘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纪委、银行、工业企业等行业代表共22人作为中心的行风监督人员,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履行职责、遵守纪律、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将单一的内部监督拓展为全方位多层次监督。进一步加强中心行风及效能建设,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四是专人负责交接资料。为了堵塞加塞漏洞,中心致函给市房管局,明确专人负责与市房管局交接资料,确保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和完全性。且根据业务需求,时时调整资料交接的频率,按时办结登记受理,并做到当天业务“日清日结”。

五是开展集中培训互动。专业授课的方式组织各乡镇国土所工作人员学习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知识,保密知识等,定期召开不动产工作例会解决登记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登记质量。宣城市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做到了职责整合与人员划转“以安民为先”,机构设置和相关措施“以利民为主”,流程再造“以便民为本”,能力提升“以惠民为要”,总的一条是要突出“始于百姓需求,终于百姓满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新闻推荐

宣城金陵大饭店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张冬云等出席

本报讯2月10日上午,宣城金陵大饭店项目暨同曦集团有限公司、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市长张冬云、副市长郭金友、市政府秘书长王华,南京市鼓楼区政协主席周文中、同曦集...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