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伙+众筹”: 为创业插上理想的翅膀

宣城日报 2018-01-10 14:04 大字

创业园里的年轻人正在紧张筹划节日促销活动。

去年“双11”“双12”狂欢历历在目,网络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瞬息万变。由新技术催生的新理念与新模式,正为宣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越来越多的创业青年,正以全新方式打造本地民营经济新常态。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宣城市一些90后青年企业家,探访大众创业的新动向。

新生:新技术突破了创业的鸿沟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大赛中,宣城市电商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获奖选手都是自主创业的90后小微企业家。其中,黄远俊获得全省一等奖,刘永超和姚欢均获得全省二等奖。

“没什么好骄傲的,90后已经奔三了,成就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真的是天经地义。”黄远俊谦虚地将自己的成果,归功于这个美好的信息化与网络时代。尽管他已拥有一家几十人的电商企业,尽管他已拥有十多年的创业经验,但他依然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是各类新技术的诞生,给了更多年轻人创业的机会”。

“年轻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运作模式,是近几年来宣城小微民营企业乃至整个创业人群呈现出的新动向。”市电商创业园秘书长邹宁告诉记者,出现如此新动向,除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等因素外,更得益于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迅速颠覆原有的商业合作模式,甚至将改变未来的经济常态。以前年轻人创业,融资难、管理难、人才少,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发达,通过合伙人的运作模式,即可整合各类所需的人才。而如今,火热的众筹模式,更是跨越了资金与团队管理等一系列曾经不可跨越的鸿沟。

“由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更适合年轻的创业群体。”合工大宣城校区记者站学生干部刘政表示,近年来,该校毕业生中创业成功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互联网一同成长的90后,直接从网上获取经验或寻找机遇,众筹创业、合伙人运作、网络钟点工等一系列新模式应运而生。

裂变:平等合伙替代旧创业模式

在刘永超看来,自己白手起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运用合伙人创业模式,获得丰厚的社会资源,最终踏上了成功之路。

据了解,刘永超的平面设计公司并不需要雇用很多人员,而是通过网络在全国各地预约符合要求的设计师,然后把订货标准发给他们,设计师则按照合同要求,及时将设计成果发给公司。如果双方满意,还可以签订长期合同。同时,公司还招募了宣城市一些工作人员,但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职业技能传授给他们,然后根据不同顾客的要求,让工作人员根据个人时间和自身能力有选择性地接单。待交易完成后,双方按合同分配提成。

“合伙模式更能激发出大众创业的工作激情,至少在江浙沪地区,合伙人创业模式非常成熟,而且很符合现代人的创业心理。”姚欢表示,通过合伙人模式创业,跨越了空间、时间、人才等各类鸿沟,既整合了各类稀缺的社会资源,又减轻了创业者的成本投入。

刘政告诉记者,90后的年轻人在创业心态上发生了裂变,他们不像在做企业,更像在做项目,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随时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他们喷薄而出的创新力,是民营经济的新动力。目前仅在校学生中,就有很多通过接项目等合伙人方式,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也有人在创业成功后选择留在宣城。”

发育:网络众筹拓展大众创业路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90后大学生创办的服务型小微企业。其中,一家开发APP软件的小公司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们的创业灵感,竟然源于健身房里的有氧跑步锻炼。

“刚毕业那会儿,我每天都在健身房跑步减肥,但我发现很多人都会在跑步过程中看手机视频,用运动手环APP记录运动数据,于是便产生了创业的念头。”公司负责人康德(化名)当时认为,如果有产品能同时解决健身人群运动数据记录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就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初始阶段,该公司面临既缺资金、又缺人才的尴尬,无奈之下只好尝试用股权众筹的方式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在众筹网上,他发布了自己的股权众筹商业计划书,以出让公司49%股份的方式融资49万元,最低投资额为3000万元,最终吸引了9名投资者参与。随后,这些投资者为他引入了互联网、健身、软件编程等众多领域的强大资源。几个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干脆直接加入了创业团队,共同开拓市场。

“众筹模式在宣城市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而且很受年轻人的喜欢。”邹宁表示,传统创业首先要找投资人,即使找到投资人,想把产品卖出去,同样难上加难,“而众筹则改变了原有模式,每个人都是投资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都是传播者,让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宣城市众筹创业是由大学生们办起来的,可以追溯到合工大对面的KTV与茶吧,这都是年轻人白手起家创业的典范。”康德表示,如今的众筹模式,创始人缺什么就让谁来当股东,把原来的外部交易变成内部合作,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时间。

困惑:新模式能否减轻创业艰辛

“众筹创业由合工大学生率先尝试,但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合工大毕业生朱韵律表示,虽然大学生创业成了时代主流,但最终成功的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很多90后、00后认为,只要掌握了新技术,就不用再去吃苦努力,但实际上,无论是合伙人创业还是众筹创业,你能学会的别人迟早也能掌握。”

据朱韵律回忆,为了考察创业的可行性,那些众筹创业的学长们实地走访了上百次,而且挖空心思调动合伙人的积极性。同时,他们还承接一些社团活动和线下交流活动,以此获得更多的商业机遇。为解决学生股东毕业带来的不稳定问题,一些创业团队甚至创造出股权流转计划,将离开宣城的毕业生股份,流转给本地人或新入学的新生。

“创业时的想法多,工作时的拼劲少,这是一些90后创业团队常见的问题。”据姚欢介绍,他发现公司里宣城本地的年轻人,与江浙沪地区的年轻人不太一样,“前者有一点工资就不再想着继续拼搏,仅把创业当成谋生的方式;而后者更倾向于把事业当成人生理想,永无止境地在奋斗中构筑起宏伟的精神世界。”

“虽然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从赚钱开始,但他们却在创业路上不断追求事业的完美与卓越,并以领悟成功的道理为最高荣耀。如果仅仅停留在钱上反而赚不到钱,因为只有怀揣理想的人,才能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市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表示,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宣城市一些年轻人的流行语,但是传统文化中“小富则安”的理念,仍然约束着本地很多创业青年,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

希望:“双创”已经被提上日程

记者从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了解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被宣城市提上日程。截至目前,宣城市针对“双创”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分别从财税、金融、保障服务、政策激励等方面支持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使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当前的创业“青”风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乔建设提交了《建设互联网+企业云,打造现代产业之城》的提案,政协委员唐道远提交了《加强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升级》的提案,政协委员丁美龙提交了《关于宣城市高级技工人才培养的建议》的提案,旨在加强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养高级技工人才,为宣城市经济奠定基础,为未来宣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勾勒出美好的蓝图。

新闻推荐

明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保障收益权——宣州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走笔

近年来,宣州区积极推进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激活水利建设事业的“一池春水”,有力提升了全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笔者到山丘区...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