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保障收益权——宣州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走笔

宣城日报 2018-01-09 13:42 大字

近年来,宣州区积极推进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激活水利建设事业的“一池春水”,有力提升了全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笔者到山丘区的杨柳镇、山圩结合的古泉镇、全圩区的水阳镇了解到,各地因地制宜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杨柳镇:“一把锹放水”促人水和谐

瓦屋杨水库是位于杨柳镇境内的一座小(一)型水库,涉及新龙、高桥两个村灌溉农田5600亩,受益人口4700多人。以前由于管护不到位,水资源“跑冒滴漏”时有发生,干旱季节水事纠纷频繁。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该镇秉持“自愿参加、共同管理、民主协商、集体决策”原则,组建成立了杨柳镇农民用水者协会瓦屋杨分会,相继制定了水库管理、灌溉及奖惩等20项规章制度,23名会员分别来自沪皖高科技示范园、种烟大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用水协会按照“沪皖高科技示范园贴一点、烟农出一点、合作社筹一点、政府奖一点、村里补一点”的办法,保证每年13万元管护经费足额到位,村民还自发投劳100多个工,真正做到了“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负担”。

瓦屋杨水库用水协会聘请了本地德高望重的老支书赵宗磊和老党员刘明荣作为库管员,实行“一把锹放水”。每逢干旱季节,他们逐沟、逐渠、逐田块查看,让每块田既能灌溉到水,又不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有效避免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用水纠纷。不仅如此,他们一年四次对长达5.6公里的渠系进行砍杂、清淤,使得自流灌溉没有任何浪费;每年汛前和汛期过后,还对泵站启闭机打黄油维修保养,确保汛期正常发挥效益。

古泉镇:“建管结合”激发社会办水利

古泉镇山圩结合、易旱易涝。该镇采取大户承包、村组联合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方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大办水利事业,积极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管护主体。

冯祖胜是荀竹村下黄村民组农民,前些年他外出打工学到了技术,前年返乡投资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返乡伊始,他即投资5万元扩挖了一处占地10亩的山塘,2016年再次投资2万元进行修缮。冯祖胜说:“现在挖塘,上面有补助,政府发放‘两证一书\’,明确了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让我吃下‘定心丸\’,再也不为投资发展犯愁了!”

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兴办水利的热情,该镇坚持由镇水利站牵头,各村水管员参加,每年对全镇水利设施建设管护情况进行现场打分、综合评价,以此作为承包人续包、塘口管护资金发放及村水管员工作报酬的重要依据,并纳入村级目标考核管理(水利考核占分值30分)。据了解,截至目前,古泉镇以村民组为单位,共发放所有权证书124本、使用权证书1469本和管护责任书1485本,“两证一书”发放率达100%,真正实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改革目标。

水阳镇:“公司化运营”节本又增效

水阳镇属于典型的镇圩合一、一镇一圩,金宝圩全长达52.3公里,圩内涵闸陡门林立、排灌机械众多,每年用于圩堤清障除杂及泵站机械维护保养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如何花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益?水阳镇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副镇长吴毅算了一笔账:以前由各村分段清障除杂,以每村5000元标准计算,28个村共需支出14万元,现在实行全圩统一招标,只需支出10万元,仅此一项即节本增效4万元。

此外,各村水管员专业技能不一,对泵站机械维护保养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如今通过宣城市为民水利管护有限公司外包有效破解。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依托区农村饮水协会和29座规模水厂,拥有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且多数属本乡本土,对全圩泵站机械运行情况了如指掌,维护起来十分方便,也为该镇解决水利工程建后管养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

新闻推荐

市安监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

本报讯2017年以来,市安监局通过对接苏浙沪活动,建立了与湖州市、德清县安监局、常州市化工园区的友好关系。通过组织安监干部赴常州市、湖州市、德清县学习交流,开阔了安监干部视野,为进一步提升宣城...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