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特色之城”建设的思考■伍万云
一、建设“四个特色之城”的内生动力与战略定位
(一)内生动力
1、探索干部干事创业竞争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区域环境。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干部聘任制和风险绩效考核机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二要按照“干事、干练、干净”的标准,深化中层干部任用竞聘制和轮岗制。
2、探索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立科创风险投资基金,列入财政预算(10-20亿/年),资助科技孵化、创新团队;支持合工大宣城校区投资建立国内一流创新实验室。二要制定引智优惠政策。面向全国公开引进一批宣城市急需的博士以上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团队。三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开放式智库。设立智库基金,列入财政预算(1-2亿/年),为全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加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市本级发展活力。一要按照“任聘分离、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施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到一般办事员全员聘任制,不适应的离开开发区。二要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以岗位定绩效和工作量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让干事有舞台、不干事的没有市场。三要实行政府职能(计生、社会治理等)与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离,让开发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四要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开发区干部提拔少、外来干部重用多的传统模式,使开发区成为人才向往的高地、干部干事创业的福地。
4、充分发挥政策“赋予先行先试权”的叠加效应,打造宣城经济升级版。一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为引领,强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一带一路等政策叠加效应,逐步建立以南京都市圈为共同体、以芜马宣一体化为平台的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推动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二要打造宣城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升级版。以要素互流互通、产业互促互补、城市共生共荣、生态共建共享为方向,着力加快宣城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省际区域交汇中心城市布局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体制机制全面无缝对接,开放合作共赢。
(二)战略定位
以生态优先,绿色、协调、共享的理念,着力构建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市区一体化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成面向世界面向长三角的宜业宜居宜游圣地。
二、加快“四个特色之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规划修编,实现区域间竞合共赢
以大联合促大发展的开放思维,构建“双城双片、内核外圈;双源双廊、山水相嵌”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重新架构宣城与芜湖、马鞍山、南京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城市结构关系。重点谋划一轴三圈三区网络式区域联盟发展布局。
(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与周边地区共生和协作的发展新模式
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联席会议协调领导组,着力解决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体制机制对接、重大项目推进、生态补偿、交通一体化等重大事项。
(三)深化改革,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合作机制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市场运作的方式,联手搭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资源合作开发与共享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
(四)加强产业联通互动,促进市本级经济发展,增强宣城辐射力、带动力和凝聚力
抢抓政策机遇,以优势产业为引导,强势融入长三角,打造智能制造产业,谋划宣城工业2025发展空间。向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一样,加大市开发区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借力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同筹、科教同兴、环境同治等政策优势,出台物流、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中鼎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港口、商贸、旅游等国内外商业企业跨区域发展合作体,增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新闻推荐
根据宣城的老传统,现在正是灌香肠和腌咸肉的好时节,不过,如今自己动手腌制咸货的市民越来越少了,更多人青睐购买咸货,市区各大商超及菜市场腌制香菜及香肠、咸肉生意变得红火。商超菜场咸货飘香生意红...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