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好

皖南晨刊 2017-11-16 16:59 大字

早在2014年,80后创业者王伟明就发现了职业培训这块大有可为,在吸取了多方经验后,他回到了宣城。“和人社部门对接后,去了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课堂,学到了很多知识,避免了很多弯路,真的是太方便了。”王伟明说,以前在外地的时候总觉得家乡发展前景小,回来之后才发现宣城这片热土大有可为,让他倍添信心扎根家乡,不断创新创业,把公司做强做大,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作贡献(本刊11月9日报道)。

眼下,一些在外地务工的青年,因劳务成本高等因素又返回了家乡,成了返乡创业能人。当地用人单位和企业把挖掘人力资源、提高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作为突破口,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务工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这是破解招工“瓶颈”,让在外创业者返乡在家门口大显身手,这是明智之举。

笔者认为,在外务工人员、农民工等返回家乡创业,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免去了远程来回奔波之苦,还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且便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因为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就近上班,可消除一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各种社会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要想留住返乡务工人员安心在本地就业创业,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笔者建议,各地可通过举办劳务招聘会、进村入户推介空缺岗位、开展上岗前职业培训等方式,有效地解决招工、用工难题。同时,当地各部门还要加大服务力度,为返乡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当“红娘”。另外,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支持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做好劳务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工作。

目前,在外地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后的工资福利待遇能否提高,吃、住、行等能否妥善安排,都是用人单位和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希望大家关注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他们安下心来,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鳌峰街道:铸牢发展的安全城墙

今年以来,宣州区鳌峰街道办事处以“百日除患铸安行动”为抓手,着重力开展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全面排查,截至目前该处共发现31处安全隐患,其中现场整改27处,限期整改4处。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消除了安全...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