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到孩子的成长,是最幸福的事”

宣城日报 2017-11-07 01:05 大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对办好学前教育提出了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响应号召,踏实工作。”回想起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直播时的情景,市第一幼儿园园长朱春华仍然心潮澎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对学前教育工作做出部署,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听到报告的那一刻,朱春华就陷入了思考。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第一幼儿园作为宣城市最早开办的幼儿园,作为安徽省一类一级幼儿园,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几十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文明、健康、智慧的儿童。多年来,市一幼更是从扩大资源供给、完善投入机制、理顺办园体制等方面进行增量提质改革,不断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这让朱春华感到十分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她表示:“只有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我会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用规范精细的管理和一流的保教质量,开展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让家长有幸福感、安全感,让社会满意、认同,为宣城幼教事业添画绚丽的色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市第一幼儿园老师曹露露对此感受很深,她表示,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往往都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必先做到。所以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以外,更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一个言行相符、以身作则的老师。”

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朱春华告诉记者,市第一幼儿园向来注重教师队伍的教育和培养,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旨在进一步增强教师科学的幼教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三岁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时候。市一幼紧紧抓住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养成教育课程,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做人做事的原则等,很多家长都感慨孩子在一幼进步了很多,更懂事了,更有礼貌了,更文明了。作为园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听到家长的认同,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朱春华笑着说。

新闻推荐

宣城市提前完成新增就业目标任务

本报讯(记者余庆)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截至第三季度,全市提前完成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员51990人,占目标任务40000人的129.98%。“如果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保障他们的稳...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