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聚力打造“四个特色之城”
宣城市坚持“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工作基调,稳中有进,各项发展取得新成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未来四年是宣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该市提出2个“一”、3个“四”、5大工程的“”工作总体布局,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加速推进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良好开局
——坚持“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工作基调,大力实施“”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六年并进、六城同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稳中有进,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宣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众多亮点,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宣城和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宣城持续开展“城市建设年”、“交通会战年”活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平方公里,合工大宣城校区等城市配套项目建成。合福高铁在宣城三站贯通,建成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该市 “六城同创”深入开展,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两级跳”,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绿色化示范城市。
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宣城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省直管县、放管服、农房抵押贷款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该市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抓住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契机,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位居全省前列。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对外投资总额超过4亿美元。该市确保了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以上,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创成省级卫生城市及全省首个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摄影之乡和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城市形象片《美在宣城》获国际大奖,文化名市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社会团结和谐,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宣城市委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职尽责,进一步发挥人大权力机关作用,有序推进地方立法工作。该市创新政治协商形式,构建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共同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格局,建立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向中共宣城市委提出建议“直通车”制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市先后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市、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执法工作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
持续奋进
——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四大战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聚力打造现代产业、综合枢纽、山水生态、平安幸福“四个特色之城”,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未来四年是宣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补齐发展短板的集中攻坚期,是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加速推进期。
宣城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叠加的难得机遇,因此,该市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总体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紧盯一个总体目标,抓好“四大战略”,注重“四个提升”,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实施党建“五大工程”,在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皖南示范区 “5个1工程”、全市旅游产业“工程”和市本级“两轴三片区”建设。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发展,实施“电商宣城”战略,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市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加速推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健康融合发展。该市认真落实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部署,突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三重一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包和专项建设基金,抓紧谋划建设一批新的重大项目。
着力打造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提高集聚辐射带动力。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构建以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为骨干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大力实施干线公路提升、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着力增强城市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坚持以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发展,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建设。完善“一城四片区”城市格局,推进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网格化,加快中心城区一体化。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和城镇 “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强化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建设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境外研发和跨国并购。
着力打造有品有位的山水生态之城,提升城市品质影响力。坚持生态立市、绿色惠民,该市持续提升森林、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使生态成为宣城最重要品牌和最大竞争优势。通过加强项目源头防控和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该市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出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试点。
着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凝聚人民群众向心力。坚持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宣城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同时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通过加快文化名市建设,该市深入挖掘文房四宝、红色文化及诗歌、民俗、宗氏、皖南花鼓戏等特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为百姓提供安居乐业之地,该市深化平安宣城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工作总体布局
2个“一”:坚持一个统揽,以五大发
展理念为统揽,深入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行动;紧盯一个总体目标,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个“四”:抓好“四大战略”,生态立
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注重“四个提升”,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城市魅力全面提升;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有品有位的文化生态之城、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
5个工程:实施党建“五大工程”,看
齐工程、龙头工程、堡垒工程、细胞工程、提神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月8日上午,市长张冬云主持召开全市金融部门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谦慎,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唐佑文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在听取部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