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助“三农”发展步入快车道
今年夏季水灾后,保险公司为农户发放受灾理赔款。
点击,刷屏,再点击……火热的“双”,将宣城的土特产品与农副食品一同卷入热销浪潮。
可在这酣畅淋漓的背后,隐藏着宣城农业历经水旱灾害后的洗礼与新生,而民生工程为其营造的政策环境,却始终贯穿“三农”事业的发展步伐。
农业增收靠技术
“低头务农,抬头促销。”电商魏新家住市区柏庄小区,而他的产业基地却远在南湖,“别看我每天在篮球场边刷刷手机微信,只要我这儿‘叮咚\’一下,老家那边就会有好多水产品被打包出售,表兄、老舅牵头的‘农家团队\’眼下正忙得不亦乐乎,有人负责园区维护,有人负责分拣打包,还有人专职经营管理……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学习直营销售方面的理念。”
原来,魏新的几位邻居来自同一个村,都是通过将现代农业、水产养殖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发家致富的,有的已成为农户圈内的“业内人士”。“学习始终不能丢,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很有用,正因为相信科学知识,才做到了自如应对今夏的洪涝灾害,不然‘双\’哪有那么多存货可卖。”魏新说,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通过常年的职业培训与专业学习,可自主探寻农业生产中的各类商机。
近年来,宣城市通过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在农业增收以及创业就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年全年承担新型农民培训任务人,目前已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即便在水灾期间,也一方面做好受灾学员的思想工作,组织人员上门帮助自救,另一方面,及时调整培训进度兼顾农业生产。
农民保障靠政策
“恢复花津蟹品牌,唱响家乡历史名产,目前正是最佳时机。”已是网络红人的水阳小哥芮功平,坚信可以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众筹等新兴技术,投资振兴家乡的花津蟹产业,甚至重返唐宋时代的美食辉煌。无独有偶,类似对农业生产信心坚定的人并不在少数。
“百年不遇的大灾,我们熬了过来并恢复了生产,接下来没有理由害怕农业投资风险。”宣州区养贤乡水产养殖户陶新表示,在民生工程保障下,相关产业得到了保险理赔,以及一系列的政策保障。据市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全省推进的项民生工程中,宣城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效果显著,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没有后顾之忧。
目前,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承保种植业.9万亩,承保养殖业.万头,承保森林保险.万亩。其中,本市自缴保费.万元,吸引中央、省财政补贴资金.万元。累计赔付金额.万元,受益农户.万户。
据国元保险宣城中支负责人熊言明介绍,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已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而且县、市、区全部成立支公司,已在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乡镇三农服务站和行政村三农服务点,并配备专职与兼职协保员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
惠顾三农润民生
“双”的热头仍在继续,退伍士兵刘飞云与他的同伴们忙着将土特产打包发货,“选择返乡务农的战友越来越多,扎根农村,发挥部队里的奋斗精神。粮食是国家的命脉,农业是家乡的根基。”
据了解,宣城市不断加强保障“三农”事业的政策配套,逐渐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农业。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为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保障农业生产与竞争力,根据所属各县市区的不同市场需求,宣城市相继推出了烟叶、大棚蔬菜、家禽养殖、茶叶、种植业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而且特色农业保险品种不断增加,给“三农”事业的稳健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张志勇刘亚平本报记者余庆因琐事与对方发生争执,被打后不服气竟持刀将对方砍成重伤。近日,宣州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三人。捂住流血脖子的小伙今年9月底的一天...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