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文明城助推脱贫攻坚
最近,笔者参加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在督查中发现有的群众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引发重病、大病、慢性病而致贫,有的因懒惰、不愿干事致贫,还有的因缺乏自信、缺少技术、缺失劳力致贫。所有这些都是因缺少文明乡风导致。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投入钱财物,还要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勇于向陋习开刀。
良好的文明乡风是一个地域的生产生活文化,是农村群众精神家园的底色。文明素养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村民对待生活、家庭、社会和自然的态度,是摆脱贫困奔小康的一种精神养分。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是能致富、不返贫的基础所在。事实证明,在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仅要让农村贫困群众有房子住,有一定经济收入,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良好的乡风、乡情、乡音。
党委政府是统筹脱贫攻坚与创建文明乡风建设的领导力量。有的乡镇重视硬件投入,不关心群众的精神生活,有的在“增收入”、“富口袋”上想的办法多,而在“富脑袋”、“健精神”上投入不足。其实,物质与精神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是“输血”,精神是“造血”,不能图表面光鲜,而不重视内在丰富。要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这离不开文明乡风在鼓励勤劳、勤奋、勤快上的带动,追求健康、快乐、和谐上的引领,要以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勤劳奉献、团结友善、卫生整洁为标准,通过“创建文明城”助推乡村脱贫攻坚,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推动文明乡风的生成,调动贫困群众的热情。
涵养文明乡风,需要结合实际建立并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委会、村民小组建设,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农民是主体,关键在支部,倘若缺乏主动脱贫之志,不摒弃陈规陋习、奢靡懒惰、邻里攀比之风,即便有众多社会力量帮扶,也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治贫先治愚”、“脱贫先脱志”,要积极主动地把贫困群众的志气“扶”起来,把文明习惯“养”起来,把良好乡风“树”起来,让贫困家庭更新观念,丢掉不良习俗和不良风气,以便遏制靠救济谋生、靠政策救生、靠迷信保生的思想,树立“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的鲜明导向。
当前,宣城市正创建文明城市,乡镇也是文明创建的主阵地,让文明之风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润物细无声中铺展一幅“村民富、村民朴、村民好”的文明乡土画卷,这样,才能推动早日脱贫、早日实现小康梦。
新闻推荐
城东新村内,路过市民正在随意踢踹捐衣箱。国鑫小区内,丢弃的垃圾卡在捐衣箱口。城东新村内,捐衣箱上被打上了小广告。柏庄小区内,市民将快递包装随手丢进捐衣箱。形状方方正正、穿着鲜绿色的“外衣”...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