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百姓安居梦
■本报记者 段北生 刘畅
金秋九月,放眼宣城市,高楼大厦在蓝天下比肩而立,河流景观逶迤曲折,满城绿意生机盎然。
人们徜徉在公园里,健身在广场上,走进体育馆激情观赏,置身图书馆安静读书,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惬意的。
近年来,宣城市城市建设犹如持续行进的交响乐,伴随拉框架、大建设、大发展的高亢旋律,“增设施、补功能、优环境”的民生乐章愈发悦耳动听,把越来越多的福祉送到市民身边。
提起今天的城市家园,“宜居指数高”、“环境挺漂亮”、“生活真舒适”……市民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透着热爱城市家园的自豪,也是对宣城市城市建设重“面子”、更重“里子”,发展重速度、更重品质的最好佐证。
老旧小区整治 让幸福来敲门
住宅外墙粉刷一新、小区道路铺上沥青、花坛内种满了树木和花草、天然气也通到了家门口。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市区金陵新村的市民而言,他们每天都有新鲜感。
“以前这里楼道灯不亮、下水道堵塞、停车位不足,看着街对面漂亮的小区,心里总不是滋味。”小区居民蔡国民回忆曾经的居住环境直摇头。但今年6月份,这里的环境却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金陵小区的蝶变是宣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整治的一个缩影。早从2009年开始,正值宣城市新城区建设高潮迭起之际,市住建部门就将目光投向了这样的角落——老旧小区,当年梅园新村等三个小区率先改造,此后,老旧小区整治年复一年地悄然实施,而且力度不断加大。
“老小区改造,事关群众的安居,”市房管局副局长汪琰介绍,“我们实行的是从里到外、全面彻底的改造。”
对老旧小区的整治,市住建委分为基本型和提升型。基本型是对小区诸如道路、绿化、路灯、停车场、下水道等进行全新改造,包括金陵新村在内,眼下正在进行的基本型改造有6个小区。而提升型,则是按照新的房建标准,对住宅外墙、屋顶进行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等方面改造。
一个个除旧布新、补缺补差的老旧小区整治,不仅让小区旧貌换新颜,更让群众得到便捷、舒适的安居实惠。仅今年,宣城市财政为老旧小区整治就安排了多达4500万元的“真金白银”。
“不买房不搬家,老房转眼变新房。”谈起眼下正在小区实施的改造工程,蔡国民的心中就有一种“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在老旧小区整治中,宣城市坚持“一区一策”,有什么突出问题就解决什么。最近,老乡企局宿舍小区老人们的心愿得到了回复。这个老人多的小区,年久失修,尤其高楼层给老人出行增加了难度。
市住建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该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分两步走,先给住宅楼穿上新衣,进行外墙保温,解决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问题,再在住宅楼中加装爬坡工具,让老人们出行方便,小区内还配备适合老年人的坐椅、运动器械。
除了全面的小区改造,“物业110”则是随喊随到的另一种方式。对老旧小区反映的下水道堵塞、道路损坏、路灯不亮等一个个单项问题,由各个街道的物业维修站,每一至两周汇总一次,派出专业维修队伍到小区进行修补施工。
而更大的福音还在后面。汪琰介绍,接下来老旧小区整治规模更大,市住建委今年已经列出了城区107个小区改造任务,到2020年全部完成。
保障房建设 变蜗居为安居
“没想到这么大岁数,还有福气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多年一直临时租住在市郊的李亚丽一家,今年搬到了市区夏渡新城小区的保障房。
保障房建设这项暖心工程,在全市一直高位运作。由2008年最初开工的2172套、10.8万平方米,大幅增加到现在的86431套、624.9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36281套、282.9万平方米,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保障房建设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档次。
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数以万计像李亚丽这样的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近年来,随着保障房建设的不断深入,宣城市保障房所保障的“民生之网”也越织越密,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市区由2006年最初启动时的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保家庭,扩大到现在人均收入16000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十年来这种温暖覆盖更广。
市房管局副局长李成元介绍,保障群体已经做到了全覆盖。“现在城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市民,都可以申请到保障房。”他说。不仅是贫困户家庭,进城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及“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也均已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在棚户区改造中,宣城市还创设了“产权共有、租售并举”的新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省试点推广。
2014年以前,市民刘世春一直居住在市区朱衣路附近,房子面积不足30平方米,又矮又破。近年,适逢北门棚户区拆迁改造,但年收入很低的刘世春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想住大一点的房子,但是买不起。”就在刘世春一家犯难时,市住建委出台了“产权共有、租售并举”的政策。简单地说,这项政策就是对于困难家庭回迁多出的房屋面积,由政府出资购买,为国有产权,国有产权部分由购房户租赁使用,待买房户经济条件允许后,可一次性购买所住房国有产权部分。
有了这样的政策,刘世春不仅如愿搬进了新房,还娶了媳妇。他乐呵呵地说,不管这个房子现在我占多少产权,但感觉这就是自己的房子。
“这样的做法叫好又叫座。”李成元说,政策实行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有130户居民享受到政策并如愿搬进了新房。
“2015年,宣城市完成棚户区改造7730户,货币化安置3556户,货币化率接近了50%。”这组数字说明,棚户区改造如今正在经历新的变化——货币化补偿将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2016年9月19日)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刚才,大会选举我担任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我非常感动,也深感责任重大。我深知这一张张选票的分量,这是各位代表的信任之票、全市人民的期望之票、各级组织的重托之票。...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