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筑起”城市高度
泥瓦匠李静。
◇本报记者 杨苗苗 文/图
高温天气,酷暑难耐。有一群这样的人,因为工作性质或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必须在高温下或者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工作。他们为了城市建设,为了经济发展,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们就是城市的建筑工人。
昨日,宣城市的室外最高温度已达到了35℃,然而在西门口附近的宣城人民医院综合楼的施工工地上,建筑工人们却依然挥汗如雨,为了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年轻的“80”后泥瓦匠
高温对很多在室内工作的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可是对这些整天被烈日烘烤的农民工来说,是蒸,是烤,是流不完的汗水。现年30岁的李静是工地上的泥瓦匠,是个十足的“80”后,可他已经在工地上工作了6年时间。他告诉记者:“许多同龄人都不愿意在工地上做事,因为太苦太累了。”由于长期暴晒,李静的肤色黝黑。
建筑工地里,钢筋工、木工和泥瓦匠是工地上的3大主力工种,李静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最忙的一类。一栋大楼的建造主体框架靠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搭建完后,就需要李静这样的泥瓦匠进行内部修葺。从早上6点到中午11点,下午1点到晚上6点,每天要在工地上劳作10个小时时间。李静告诉记者:“工地里就是蒸笼,只要在工地上,身上的衣服没干过。”每天流汗过多,就要补充水分,工地上会给工人们提供纯净水,李静一天能喝半桶水,差不多20斤。
高温下的“火花”
现年41岁的余合是工地上的电焊工,已经在工地上呆了10个年头了。他调侃自己是工地上的辅助工种,因为一个工地几百号人里,只有2名电焊工。需要他的部门也比较多,“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电焊工的工作就是和钢筋打交道,由于焊接钢铁时产生的温度能够达到1500度,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防被焊花打到身上,每每进入工地,余合都得将自己“包裹得很严实”,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干我们这一行很容易被烫伤,没办法只能穿工作服”。夏天到了,户外温度较高,余合将自己置身蒸笼中,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许多衣服都布满了汗渍。
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将自己的工作服脱下,相比泥瓦匠黝黑的皮肤而言,余合的肤色似乎白皙了不少。平时休息时,余合喜欢在工地上的休息区抽烟放松。余合默默地说道:“已经半年多没回家了,现在还挺想家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玉荣最近去过市区八里岗水库的市民,或许已经发现,敬亭山不知何时又新增了一条游步道。这条由彩色沥青混凝土铺设的红褐色路面,宛如一条红丝带,在绿色山林的映衬下向前伸展,视觉上有一种强...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