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红十字会的“爱心妈妈”

宣城日报 2016-05-07 22:58 大字

宣州区执业药师,市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澄江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市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水阳中学高中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市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

今年5月8日既是母亲节,又是世界红十字日。日报移动客户端推出独家策划“劳动最光荣”系列报道第二篇,走近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带你认识三位“爱心妈妈”。

程泽芬:四进灾区的药师“妈妈”

在2009年至2014年6年间,她曾四次自费进入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彝良、鲁甸等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在家乡,她与同仁一起建立“宣城红烛爱心协会”帮助他人……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跨入志愿者行列刚满一年的程泽芬,经过层层选拔从上万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跟随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来到汶川,为灾民义诊,分发物资,抚慰灾民的心理创伤,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

2010年4月,程泽芬又参与到青海玉树大地震的医护救治中。地震第二天,她就奔赴灾区。“震后气候异常,冰雹雨雪、余震不断,风吹得漫天黄沙扑脸打来。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熬到凌晨是家常便饭。”程泽芬咬牙挺了过来,她和队友们轮流住帐篷,同吃方便面,日接待病人达500余次。

在2012年9月云南彝良地震、2014年8月鲁甸地震现场,都能看到程泽芬忙碌的身影。

2011年,宣城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正式组建,已是资深志愿者的程泽芬第一时间加入:“一跨入大门,我就有了家的感觉。”

程泽芬参加志愿活动时也常带着女儿一起,如今19岁的女儿已经在外地读大学,“昨天她还打电话,说自己参加了学校志愿者团队组织的帮失独父母重拍婚纱照的公益活动,言语间满是开心和感动。”

鲍雅蓉:家风熏化的护士“妈妈”

谈及参加志愿服务的缘由,鲍雅蓉说这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当年,鲍雅蓉家住北门闸子口时,父亲鲍慧平就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看到邻居一对退休老夫妻因无钱安装自来水,每天要打河水吃用,老鲍便主动提出把自家的自来水管通到老夫妻家中。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鲍雅蓉也和老爸一起加入了乐于助人的行列。平日里帮年迈的邻居洗洗涮涮,像一家人一样体贴照顾。这对邻居老夫妻离世前,特别留下遗嘱,要将名下房产无偿转赠给老鲍。老鲍婉言谢绝了好意,还特意找来老人在外地的侄儿,继承房产。鲍雅蓉记得父亲曾对老两口这样说过:“远亲近邻,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好家教传承好家风。2012年老鲍和小鲍一起加入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父女俩携手频频出现在各项志愿服务场合中:走进学校、孤残儿童救护所、敬老院、志愿者公益林……三年多来父女俩共计参与的志愿服务不下50次。

鲍雅蓉说:“我是受父亲影响开始做志愿服务的,做久了,越发觉得这是发自内心的追求,是一种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方式,我会坚持传承下去。”

赵家凤:因爱重生的老师“妈妈”

2005年的3月,赵家凤正带高三,突发急症,被诊断为“白血病”。在接受了姐姐捐献的骨髓移植手术治疗后,她幸运地从死神手中挣脱回来。生病期间,赵家凤的学生们纷纷从各地伸出援助之手……她说,在大家的帮助下,重享生命的美好,真好。

2011年10月5日,赵家凤清楚地记得,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市人民医院广场上开展义诊。从那以后,她正式加入到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中,无论是冬天冒着刺骨的严寒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还是在炎夏顶着烈日宣传义务献血,她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因爱重生,因爱结缘于志愿服务的赵家凤,还经常带着女儿参加公益活动。她喜欢这样的生活:“我希望能和女儿一起,一直用爱回报这个温暖的社会。”

新闻推荐

徜徉诗情画景 品味都市慢生活

近日,上海市老年大学浦东分校领导莅临尊贤集团养老度假基地考察指导,他们畅游在中国官塘湖生态旅游景区、宣城市麻姑明珠老年公寓,每到一处,他们都被这里如诗如画的...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