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靖远县石门小口大枣丰产滞销愁煞当地枣农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爱心义购活动“冬日浓情助枣农”今起在全国20城启动

黄山晨刊 2015-12-01 18:44 大字

堆放在村民院子里的大枣 通往石门乡小口村的崎岖山路●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以盛产小口大枣著称。喝着山泉水,由特有的红胶黏土滋养出的优质大枣今年却严重滞销,使当地主要以枣为生计的枣农生活陷入困境。

●今日起,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的“冬日浓情助枣农”爱心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只要您拨打爱心专线400-618-2161,即可免费获赠一袋小口大枣,或可足不出户继续您的义购,快递员将免费送货上门。您的义举将让石门乡村民们重燃希望!

现状

大枣丰产滞销愁煞当地枣农

驱车前往大山深处的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这里距离县城有近百公里路程,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这座以种植大枣出名的山村。

“山羊大枣扬名,哈思泰和灵,回首百转间,思苦笑后生……”当地流传的这首《石门颂》中不难看出大枣对于当地村民有多重要。

村民石世生蹲在自家院子里,却无心享受冬日农闲时的惬意,满院的大枣红彤彤铺散了一地,两个月来,眼看着新鲜的大枣一点点失去水分,到现在仍没有销路,石世生的脸上泛起了愁容……“往年这个时候外地的收购商早来收枣了,可今年来的少得很。”

石世生家院子里放的是较小的枣子,除了炕上,满院满房都是大枣,这在往年此时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场景。石世生家只有5亩地的枣园,在村里算少的,他说,往年大枣畅销行情也好,上好的大枣到家门口收购价就高达十几元一斤,今年不仅价格低而且买家少,一般的枣只卖到一斤五元钱,最低等级的枣一斤一元钱就卖了,即便如此,还是严重滞销。“下一步实在不行,就推车子出去卖,但是山路不好走,又是问题。”

52岁的王柱一家五口人也指望着枣子过活,“往常这时候枣子基本都被收完了,今年天气好收成好,结果枣子现在还堆在院子里。眼看最多再过两三个月,大枣就过了最好的品质期了,真是急死人!”王柱家里今年10亩枣园丰收了1万公斤鲜枣,现在鲜枣变干枣,还剩下5000多公斤,王柱也是干着急。

原因

未形成品牌效应等致大枣滞销

石世生和王柱家大枣滞销的情况基本是石门乡大部分村民今年枣产业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石门乡地处黄河以南的山川地区,海拔高、日照时间长、雨量小,特别是枣子生长的土壤为“红胶黏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及其他矿物质,造就了小口大枣果大粒重、香脆可口,干枣久放不干,肉厚味浓的优质品质,尤其是药用价值更高。包括小口村在内的石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的枣园,并多以此为生。

可是,为何今年大枣却没了销路呢?据悉,石门乡枣园面积1.4万亩,年产大枣1300万公斤,年平均产值达到7000余万元。一直以来,小口大枣的销路多靠来自河南、宁夏等地的收购商。今年以来,受全国农产品特别是大枣市场萧条的大环境影响,加之石门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相对不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等各种因素,导致大枣虽有好品质却仍陷入了滞销困境。粗略估计,今年全乡干枣400多万公斤,目前还剩下200多万公斤干枣,这个数量非常大。

行动

全国各大主流媒体

发起关爱枣农公益活动

为了给小口村以及石门乡的村民们一解燃眉之急,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的公益活动——“冬日浓情助枣农”爱心公益活动从今日起正式开启,只要您拨打爱心专线400-618-2161,即可免费获赠一袋价值19.9元味美香甜的小口大枣。同时,20城媒体也同步刊发稿件发起倡议开展赠送义卖活动。

此次全国20城共同发起的“冬日浓情助枣农”爱心公益活动,南京日报、芜湖日报、马鞍山日报、黄山日报、宣城日报、滁州日报、铜陵日报、三江晚报、德州晚报、兰州晨报等国内大枣畅销地多家主流媒体,通过发挥各地媒体的渠道优势、宣传优势、市场优势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作为靖远县的龙头企业,以枸杞和红枣加工为主的当地企业——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也积极加入到这场公益爱心活动中,竭力做好小口大枣的加工包装等。

除了享受赠送以外,市民也可通过电话订购,不仅为石门乡的乡亲们解忧,也能收获一份来自石门乡最优质、最源头的低成本大枣。今后,本报以及全国多家媒体也将以此为契机,寻找到更多绿色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并着力于这类农产品的外销之路,让这些“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好产品走进全国各地的市民家中。

拨打爱心专线400-618-2161

即可获赠小口大枣一袋

爱心价:9.9元/袋(260g)

新闻推荐

黄山逸闻掌故五贾岛“推敲”汤泉

□ 黄山 戴耕玖在古代,人们称热水为“汤”,所以,黄山的温泉就名为“汤泉”;又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汤泉中沐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故而又称为“灵泉”。唐开元年间(730年),洛阳来的志满...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