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的老师张为元

黄山日报 2015-12-24 08:51 大字

 黄佩芬

张为元是我解放前夕在休宁女子中学(即后来的隆阜中学)读高中时的外语老师,我大学毕业以后调到母校任教,又与他是同事。1964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安师大外语系任英语老师,一直工作到退休。2003年在芜湖病逝,终年97岁。他虽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英容笑貌,言谈举止,在我的心目中并没有淡忘,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张为元1906年出生在上海,家境贫寒,童年和少年时代曾在轮船码头当过学徒,在公司当过助理话务员。由于这段时间的经历,他深知生存的艰辛,知识的重要,这也让他终身受益。为了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后来他一面工作,一面在英语专科学校学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的英语水平迅速提高。英专毕业以后,曾任中学外语教师,后调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任英语编辑,并同时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做英语图书管理工作。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942年上半年,张为元老师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上海。当时由于上海、杭州、芜湖、宣城都被日寇占领,路上又设有层层关卡,来往行人都要经过仔细盘查,稍不留神,就会被羁押。张为元一家大小五口,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只有六岁,夫人怀有身孕,路途行动困难可想而知。为了避开敌人的封锁和盘查,他只能带着一家人走荆棘载途的山路和泥泞小道。就这样走走停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皖南山区——南陵。事后每当回忆并说起这段经历,听者都会唏嘘不已。

这时张夫人即将分娩。在安排好夫人和孩子生活后,张老师自己步行到屯溪联系工作,来往两趟,全靠步行。这种颠沛流离的不安定生活持续了近一年,人变得很憔悴,但他仍然十分乐观。经过不断努力,张老师带领全家于1943年下半年到达屯溪隆阜,并在隆阜休宁女中任教,开始有了较为安定的工作与生活。

到达屯溪后,为了照顾家庭,张老师不得不多做一份工作,以养家糊口。记得我读高中时,他星期一到星期三在隆阜休宁女中上课,星期四至星期六到万安休宁中学上课,两校相距二十五华里,当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来往全靠步行。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当空,张老师总是风雨无阻,按时到校上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张老师遇到困难,总是默默克服,自行解决。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屯溪地处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教师的工资收入往往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张老师不得不将三女儿送给当地一户农家做养女。

张老师对高中英语教材虽十分熟悉,但还是认真备课,从不马虎,他讲课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板书工整。当时有的学生怕学外语,他总是耐心教育,要他们眼光放远,告诉他们今后国家富强了,在国际上交流需要掌握外语的人才。经他的教导,那些不愿学习外语的学生开始认真学习,英语成绩不断提高,有的在解放后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清楚记得,张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学好外语,每次上新课前,在黑板上写上五句汉语,指定学生轮流上去翻译。学生为了应对,不得不起早摸黑,下功夫自习英语,这种独到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学好外语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老师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是他还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每天坚持一小时朗读英文经典著作,有的段落他还强记背熟,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八十多岁。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这也许是他长寿的秘诀。我记得1987年我到安师大去看望他,那时他已年逾八旬,但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对当时在屯溪工作的往事依然叙述清楚。更令人感叹的是年逾八旬的他仍然在岗位上,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并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曾说:人老不是人生的末季,如果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他可以成为人生的又一个春天。这几句话对我们老年人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新闻推荐

宣城市党政代表团来黄山市考察孔晓宏等陪同考察

本报讯 记者 祁俊 报道 5月3日,由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市长韩军率领的宣城市党政代表团来黄山市考察全域旅游工作。市长孔晓宏,市领导周天伟、肖善武、徐健敏、陆群、毕...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我的老师张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