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钻石婚”夫妇:相互是拐杖

黄山晨刊 2014-11-17 19:07 大字

□ 记者 冯劼 文/摄

核心提示: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载了一段“钻石婚”佳话,相片中曾经清俊秀美的夫妻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然而他们彼此信任、相濡以沫,在晚年也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田园生活,令人艳羡。

在屯溪区阳湖镇三充村一幢静谧的平房里,住着一对老年夫妇。作为市级美好乡村,三充可谓处处是风景,而这对老夫妇所住的地方依山傍竹,景色秀美。年华虽然老去,但他们依旧快乐而充实。他们携手走过60年光阴,今年刚好是他们的“钻石婚”。

这位名叫郭大有的老人和老伴黄凤云都是本地人,可谓青梅竹马。1951年,郭大有参军,在某部战车师担任话务员,由于业务突出,还曾荣立三次三等功。1954年,郭大有和在老家的恋人黄凤云结为夫妇。那一年,郭大有25岁,黄凤云21岁。也是在那一次,夫妇二人在江苏徐州一照相馆里留下了一张十分珍贵的合影,也是他们的结婚照。相片上的郭大有眉目清朗、英气十足,而黄凤云恬静秀美。这张珍贵的合影一直被黄凤云放在床头。

从那时起,他们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随着大女儿和二女儿相继出生,黄凤云一边要照顾公婆,一边还要照料幼女,独立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郭大有只有在放探亲假时才能回来与妻女团聚。贤惠的黄凤云从来没有抱怨丈夫,她白天干农活,晚上做衣服、做鞋子。1958年,郭大有复员,被分配到现在的宣城南湖农场从事劳教工作。虽然离家近点了,但夫妇还是不能在一起,后来他们又有了一女一子。看到妻子带着四个孩子,还要负担一家人的起居生活,郭大有觉得很亏欠她。经过向组织申请,1973年,他被调到原徽州地区五交化公司工作,结束了两地分居生活。回老家工作后,郭大有一边认真工作,一边为妻子分担家务。只要他在家,总是会找活干,劈柴挑水,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现在村里通了自来水,也有了电磁炉,但他家还保留了烧柴火的灶台,日常还是用柴火烧火做饭。劈柴的活,他依旧干得很利索。

夫妇间的默契自不言说,只要看老伴一个眼神,都会知道对方想问什么。这也是多年来互相信任和支持的结果。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没有忽视子女教育,四个孩子读到高中毕业,如今都很孝顺。在家里第三代中,大外孙女从合工大研究生毕业,如今在省人事厅工作;其他几个外孙和外孙女也都考进大学或大专,目前都是在读的大学生。

郭家孝顺的家风也成为三充村的佳话。他们的长女郭徐萍原在阳湖镇政府上班,退休后隔三差五就要回家看望父母,帮他们洗洗衣服,带些生活必需品;儿子郭吉忠会在闲暇时带着父母到市区转转。他们也曾希望带父母到市区生活,但郭大有和老伴说,他们已经习惯了田园生活,种种菜、养养花,日子过得很充实,不想再换地方。黄凤云平时喜欢写毛笔字,也喜欢绣花,尽管已经81岁高龄,但穿针不戴眼镜,耳聪目明,依然手巧。她缝制的小衣服、小鞋子都非常别致,外孙女、外孙们小时候都穿过她缝制的衣服。郭大有则喜欢听听京戏什么的,但下地干活还是他的最爱,菜地里的菜是他每天都要惦记的。

老两口身体都非常硬朗,对于六十载的婚姻生活,他说值得,因为老伴对他无悔付出;她也说值得,因为老伴有责任感,爱护她,呵护她。他们就是对方的拐杖,会一直携手走下去。

新闻推荐

8岁男孩赌气玩失踪3个多小时被找到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近日,来自宣城的游客朱先生夫妇急坏了,由于没有满足孩子买玩具的念想,其在屯溪区步行街一带居然玩起了失踪,所幸屯溪荷花池派出所民警及时寻回,让朱先...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