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得意忘形与传统积淀——张立民画论

皖南晨刊 2013-03-07 22:22 大字

与物为春■

在去年梅文鼎纪念馆举办的张立民个人画展上,张立民谦和地带着笔者,一幅幅地品鉴了他精心绘制的100余幅作品。

念念不忘中国画传统是画家给笔者最深的印象,张立民向笔者坦露了自己在学传统,临摹古代名画时所作的努力,所花费的巨大功夫。张立民认为;中国画的传统不仅是造型能力,更是笔墨功夫,是独特地表现形式,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征。学传统先要向古人学造型,以形写神,学笔墨技法。要像达芬奇学画鸡蛋那样虔诚认真。据画家说他从学画画到钻研国画传统技法,经历了长期的多样性的苦练。小时候他跟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学画,揣摩父亲画黑板画,画教学挂图,画粉墙、画灶画,画小人书。入学以后他跟吴希平、沈稚蕙等先生学素描、色彩。“文革”期间他学画油画、宣传画、领袖像,临主题作品,这些努力为他提高造型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次画展主要展示的是画家近期的国画作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一些早期作品和水彩写生作品。事实告诉我们画家前进的脚步是扎实的。

张立民学国画、学传统是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的,那时他作为地方美术骨干,经常参加省、地、县(市)美术培训。七十年代初张立民开始专攻国画,指引他走上国画之路的是张贞一、黄叶村先生。根据先生的指导他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临摹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的复制品和印刷品,他曾得到张贞一、黄叶村的亲授,得到赵鸿恩、崔晖等师友的帮助和指导。

1981年他根据自己的擅长画人物的特点,创作了《陈毅元帅由宣城泛湖东下》,参加了省展并在许多报刊发表,1990年张立民跟随中央美院姚治华教授参加黄山培训是他主攻山水的开始。他从传统走来,随后他又面向生活,六上黄山,走遍皖南。把师古人师造化结合起来,将西画技法融入国画,笔耕不辍。创造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浑厚沉雄,清新隽永。他的创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蔡文姬像》、《黄山云海》、《秋涧》、《竹海飞玉》、《归舟》、《雪趣》等一批作品陆续亮相于国内大展和大型专业报刊。《安徽日报》、《中国书画报》、《人民教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等杂志陆续载文评介。

张立民说,学国画除了要有造型能力,要有笔墨功夫。要画好它,还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这一方面要得力于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他从事美术教育近四十年,退休以后应聘于市直老年大学教国画。他熟读中外美术史,钻研古今画论,他喜文史、爱诗词。这些都为他的美术创作奠定了文化理论基础。是的,来到展厅无论你站在画家的那一幅作品前你都能感受到一种厚厚的传统积淀和清新的时代气息。如诗一般清纯,像梦一样迷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画家作品的灵魂。他的作品有的大到长11米,宽2.5米,气势恢弘。有的小到平尺,妙趣横生。你看那,《九寨印象》,水墨淋漓,层次丰富,积彩点染的秋叶醒目璀璨,你看,《日出光明顶》,用笔老辣,气势磅礴,充分彰显了画家的洒脱个性和娴熟技艺。

笔者还十分欣赏那一幅幅写意画。那花,那草,那鱼,还有那山水中的人物,寥寥数笔,却神韵十足,真是笔精墨妙。我想:国画讲形神兼备,讲神韵。画家的得意之笔是情感的喧泻,是神来之笔,是在不拘细节的‘不经意\’之中挥洒完成的。这大概是画家的忘形之笔吧。齐白石大师曾说:“画画‘不似是欺世,太似是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方面说的是艺术美与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形准并不是评价好画的最高标准。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画家。画家沉思了片刻说:“生活中不可得意忘形,但在艺术创作上却不可没有激情。‘得意忘形\’既是画家创作激情的显现,更是画家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的展示。画家不是不讲形似,而是追求比形似更高的神似,距离这一步我还远着啦。”看完展览,告别画家已是中午。我想,张立民一辈子献身美术教育,苦心钻研国画艺术,孜孜不倦,不求名不图利实在是难能可贵。让我们祝愿他德艺双馨。

新闻推荐

茶园管护忙

3月10日上午,茶农们正在茶园里用剪枝机修理茶树。连日来,天气放晴,气温转暖,宣城市茶农加强了茶园管护。记者在一些茶园里,看到了一幅幅施肥除草护茶树的繁忙景象。本报记者 余庆 摄...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