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长假后回了趟宣城往年都是到宣城城里探视父母今年春

安庆晚报 2013-03-27 17:23 大字

[摘要]张 铭

 

小长假后回了趟宣城,往年都是到宣城城里探视父母,今年春节后二老执意回乡下农村过过,乡下有老宅,又有左邻右舍,熟悉,不像城里,住在一栋楼,甚至对门都不往来,他们不习惯。这次就是回乡下看望二老。

早上坐长途车从安庆出发,中午到宣城,买了些礼物便搭出租车往乡下赶。近些年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从三岔路到仁村湾这三公里多的路也铺上了柏油,中间划了黄线,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因路况好,很快接近仁村湾,骑路的街道未及细看就过去了,偶尔见到一个面熟的,模样没有大变,但遮挡不住岁月的刻痕;年轻的、年少的就难说了,七八年时光,原来七八岁的孩子,现在出落成小伙子或大姑娘了,哪能认识?因此我睁大眼睛走车观人,有的认识,有的没印象,或有些模糊的影子。此时我真切地体验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受。七八年的时光,故乡肯定会有变化的。

家里知道我回来,在等我吃午饭。桌上已摆好几个菜,尚有温热。其中一碗鲳鱼,鱼虽不大,但是野鱼,味道鲜美。柴火灶煮的米饭,饭底的锅巴既香又脆。就这两样城里是很难享受到的,今日又吃上了,却已久违了七八载。

下午张国泰光顾寒舍,留他闲聊。他所在的村子祖上都是由桐城移民而来,他清楚地记得,他的老家是桐城老梅树街,其父亲还是在老梅树出生的。关于他老家,还有一段因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而形成的笑谈:人们问他们乡关何处?他们答之“藤陈县老门猪该衩货篓子隔壁”,其实是“桐城县老梅树街茶火炉子隔壁”。

他与我父亲同年,以兄弟相称,好打火。父亲买了些卤干子和花生米,晚上留他吃饭。我陪父亲喝了点酒,张国泰不喝酒,我给他泡了杯新茶,不断给他敬烟。

席间,自然聊了些故里的变化,也聊到了张老汉,及他的一些风流逸事。八十多岁还不甘寂寞,前几年招亲到几里地外的瓦块山一个多年的相好家,当时也是风风光光,四个家人作为男方的代表送他到女方家。但后来听说钱被女方糊弄完了,女的不要他了。老汉居然带上农药,在一个月黑风清的夜晚殉情于女方家门前。殉情之时,年近九旬。殉情的前一天,他告诉他的儿子,明朝我的门若是开的,说明我还活着;若是紧锁,那就说我已走了。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间种油菜,忽然对他的爱人说,老的已经死了。夫妻俩往家赶的路上,正遇上瓦块山女方的家人来把信了(把信,就是告知死讯)。

八九十岁的人了还这么痴情,为的是什么?不敢说村夫野老除了情欲外,就没有纯真的爱情。张老汉活生生的例子至少说明他是纯情的,年岁已至耄耋,尚为情所殉,也够感人的。

这老张生年轻时就为情敢作敢为。自小在其表妹家放牛干活,与其表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否私定终身未为可知。但是其表妹嫁给邻村的男人后,他常去私会,大门闩着进不去,竟爬上屋顶,在草屋顶上扒开厚厚的草盖,打洞坠身而下,从天而降,活生生的一个现代版的张生。表妹的丈夫为此也伤透了脑筋,可能体力不比这位张生,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能把老婆人留住,心是拴不住的。终于,也是在一个风清月黑的夜晚,当张老汉用稻草把青梅竹马的表妹捆着伪装好扛回家后,那位识相的丈夫居然没有前去要人。张老汉居然与偷来的表妹相安无事,生儿育女,最后“崔莺莺”老死于张生家。

这农村版的张生,其痴情钟情、胆略智谋,丝毫不亚于王实甫笔下的张君瑞。这等材料足以可写小说了,不知山药蛋派作家们,能否写出原汁原味的东西?

新闻推荐

全市地方税收入实现“双过半”

本报讯(潮宝成

 

记者张培农)7月7日,记者在市地税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地税局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全市地方税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超过半”的目标。上半...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