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皖湘鄂志愿者齐聚老人家日清晨点多钟起了个大早记者与

皖南晨刊 2013-01-29 14:06 大字

皖湘鄂志愿者齐聚老人家

16日清晨4点多钟,起了个大早,记者与志愿者老柯赶上了6点半的最早一趟宣城至合肥的大客车,与来自湘、鄂的志愿者在合肥汇合,去看望70多年前走出野人山的唯一女兵、现年93岁定居合肥的刘桂英老人。老柯是这次活动的联络人,他也是“全国关爱抗战老兵网”安徽群的总负责人、2012年全市道德模范荣誉的获得者,是宣城的知名公益活动人物。

几天前,老柯已与记者约定好此行。他告诉记者,通过“全国关爱抗战老兵网”,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与他取得了联系,想看望湖南籍、现定居安徽合肥的抗战老兵刘桂英老人。在去合肥的途中,他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寥寥无几,至今仍健在的老兵更是屈指可数,他们的生命只能用小时来计算,实在等不起了。”去年一年,老柯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走访了宣城境内还健在的全部18位抗战老兵,并为他们争取了3600-5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

上午10时许,记者等人在合肥长江中路省委大院门前,与来自湖南长沙、湖北宜昌及合肥本地的志愿者汇合,随行的还有湖南公共频道、合肥本地媒体记者共计12人。虽然素未谋面,大家却一见如故,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愿望:看望刘桂英老人,心里都感到暖暖的。“中国好人网”合肥分会负责人王涛说:“我们志愿者,就是想通过关注草根、聚焦底层,传递一份正能量。”他的这番话道出来我们一行人的共同心声。

刘桂英老人的家,位于省委大院旁的一个老旧小区。原本就不大的居室,一下子涌进10多人,愈加显得狭窄拥挤。老人听说来访者有来自湖南家乡的人、特别是当听到湖南话与她打招呼,她激动得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紧紧握住老乡的手,嘴里不断重复着“感动、感谢、欢迎”的话。

千里之外隔空“相聚”

93岁高龄的刘桂英老人,如今和大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居住的房子是三女儿的。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行走有点不便之外,身体还算健康。见到仰慕已久的英雄,志愿者们纷纷送上祝福和问候的话语。湖南的志愿者不仅为老人带来了一瓶家乡的湘江水和一些土特产,还为老人戴上了助听器。由于刘桂英的老战友们普遍都在90岁高龄以上,考虑到身体原因,这次并没有安排她的战友来到合肥与刘桂英会面。但志愿者们带来了一段战友的视频,让老人格外“惊喜”。

视频打开后,远征军老战士王光亚老人出现在屏幕中,口齿清楚地对刘桂英说:“刘桂英战友您好,我是远征军第五军直属工兵团二连排长王光亚,今年99岁,是曾和您并肩作战的战友。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我也曾进入过野人山。为了抗战的胜利,我们远征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第一次入缅作战的10万战友,存活下来的不到一半,而进入野人山后,走出来的却只有几千人,刘桂英战友,您老就是生还的唯一女兵,知道你仍如此健康,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向你表示祝贺。我代表家乡的亲人和战友,向你敬礼!”视频的最后,年近百岁的王光亚老人站得笔直,对着屏幕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而屏幕外的刘桂英早已泪流满面。

“可惜我们都老了,不能见面,这是个遗憾,但只要我们彼此都念叨着对方、关心着对方,就一定能感觉到对方的心意。真心祝福我的老战友们,能同样长寿、健康,永远幸福快乐。”刘桂英对着屏幕深情地对老战友说道。

两位老人的特殊“对话”,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随行的湖南卫视公共频道的摄像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不久,眼前的这一幕将再现在湖南老战友的面前。

老人介绍,2007年,在多方的帮助下,老人自18岁离开家乡后首次回到家乡,那次回乡经历,成为了刘桂英老人近年来最难忘的回忆。然而,从那次聚会以后,当年在长沙聚会的老战友不断离世。随着岁月流逝,对战友和故土的思念与日俱增,想跟战友们再聚聚,成了老人最大的愿望,而她的战友们也都表达了对远在合肥的刘桂英同样的思念。湖南志愿者获知此情后,与安徽志愿者联系,在皖湘两省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此次老战友们的千里之外的特殊“相聚”。

老人由衷地感慨道:家乡是我的根,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思念家乡;战友是我最亲的人,年轻时一起闯野人山,死了很多人,能活下来的都是亲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心里都会彼此关心着对方。老人说:“我们这些受尽历史磨难的老人,终于苦尽甘来,能够安度晚年,如今通过媒体的传播,我们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时代的进步。”

传奇人生——走出野人山的唯一女兵

志愿者们的探访,让老人特别激动。午餐时,老人不时与志愿者举杯,还为我们唱歌、唱戏等,根本看不出她曾经饱经沧桑。

由于年事已高,特别是过去的经历不堪回首,怕引起她的辛酸回忆,大家都很注意不再询问她过去的事情。席间,通过她的亲人的简单介绍,记者对老人的传奇一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刘桂英老人1920年出生在长沙郊区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3岁那年,长沙久旱无雨,家里颗粒无收,家人忍痛把她送给长沙一户姓刘的好心人家当养女。老人10岁那年,其养父和养母相继病逝了,养父的好友韩叔叔把她送到长沙贫女院安身。1937年,在贫女院里面学习了7年的刘桂英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长沙市湘雅医院护士助理班。

抗战爆发后,刘桂英和几名热血青年一起报名参加了中国军队新22师,被分配到野战医院,成为一名女护士兵。1942年3月8日,日军攻占了缅甸的首都仰光,切断了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运输线路——滇缅公路。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抽调了10万名精兵组成远征军奔赴缅甸抗日,刘桂英就是这10万名战士当中的一员。当年,刘桂英等3000多名远征军战士穿越野人山后,抵达远征军位于印度兰姆伽的基地。当时,一个女兵活着爬出野人山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整个基地。著名画家叶浅予还专程从重庆赶过来为她画像,并且送给她一张作为纪念。刘桂英一直珍藏着那幅画像,奉为至爱。几个月以后,她和男朋友在兰姆伽举行了婚礼,那段日子是她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

抗战胜利后,刘桂英以为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谁知曾与她生死与共的丈夫竟离开了她和两个年幼孩子。为了两个孩子,她最终选择了坚强面对,靠打零工和好心人的接济勉强度日。尽管抗战胜利后,刘桂英就退役了,没有参加内战,但由于“历史问题”,解放后她还是吃尽了苦头,在农村从事体力劳动长达几十年。直到1990年,刘桂英终于得以平反,恢复了教师身份,并按照退休教师的待遇领取退休金。这一年,她已经71岁高龄。2007年6月29日,作为远征军抗日的“活档案”和“活化石”,有关部门为刘桂英老人补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8年抗战,10年教书,30年下放,刘桂英老人这一生可谓历尽坎坷。虽然吃了那么多苦,但是她仍然坚强乐观。93岁高龄的她,现在每天都坚持打太极拳,还坚持每天拍球、写毛笔字,空闲下来就写写自己的回忆录,还学英语。和那些离开人世的战友相比,老人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很知足,能够这样健康地活着就已经很快乐了!

新闻推荐

龙年“竞技场” 宣城13金

本报讯(记者程多宝)记者从市教体局备战省十三运有关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宣城市共派出了4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省级的30余项赛事,共获13枚金牌、18枚银牌和17枚铜牌的...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