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精品\’让我收入成倍增长”

皖南晨刊 2012-11-15 14:29 大字

金色的夕阳洒向农家的葡萄园,为园子里的人们镀上一层金。人群中央的小宋忙着向记者介绍他栽培的葡萄精品。小宋周围的人们忙着夸小宋是果农中的精品。而随行的农委干部们却说,他们全都是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出来的精品。

种精品葡萄

创成倍收入

11月6日,记者在市、区农委及宣科农业合作社的邀请下参观了宣州区朱桥乡的农家葡萄园。大家刚踏进乡间田野,合作社社长姚勇就自信地拉着一位小伙告诉大家,“这位小宋兄弟年纪虽轻,但已是乡里鼎鼎大名的葡萄专业户,他培育出的‘金手指\’已稳居全市最高价。”

“其实我只栽培了3亩葡萄,赚个5万元左右的年收入,比起我以前当油漆工确实要强多了,现在既能顾上家务又能发家致富,而且具备很强的发展前景。”宋忠宝谦虚地和记者交谈起来,“目前宣城市市面上的葡萄批发价为每斤1元,而我培育的‘金手指\’为6块钱一斤,且上市当天就被抢购一空,根本不存在库存积压问题,结果一年下来我所赚的利润和那些承包十几亩葡萄园的大户们不相上下。”

“小宋入行才两年时间,但已成为合作社明星会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接下来小宋准备引进‘设备栽培技术\’,采用新型农技设备对葡萄生长进行全程管控,进一步提升葡萄品质,打出自己的品牌。”姚勇向记者透露。

培训工程

吸引青年农民返乡创业

“要想种出精品葡萄,一靠科技、二靠理念、三靠道德人品……”姚勇又与记者风趣地谈论起来。

科技是指由农委组织的农业技术讲师团定期为农民进行培训,从江浙等发达地区请来专家为农民讲座,带来新知识与新理念,比如小宋培育的“金手指”就是从江苏引进的新品种。而道德人品指的是需要农民们在共建新型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加强文化知识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生事业,因为所有精品农产品的培育贵在日常管理,贵在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所以农民们的综合素质将全面反映到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中去,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以前我们这边在家务农的都是60多岁的老年人,年青人大都外出打工赚钱,而随着宣城市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推进,吸引了很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市农委的陈钫告诉记者。

新闻链接:目前,宣城市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据悉,2012年宣城市新型农民培训任务19479人(除广德:521人)。按培训类别划分,全市阳光工程培训3149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261人,农民创业培训469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3600人。截至9月底,全市共培训19831人,完成总任务的102%。

新闻推荐

“穿越”校园的光缆线搬“家”了

本报讯(王浩)“老师、老师,学校操场上面的光缆线不见了!”11月5日一大早,五星中心小学王老师刚到校,几名学生就稚声稚气地跑到他面前报告,王老师笑着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数十年前,宣城电信公司的光缆...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