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推动环境整治

宣城日报 2019-07-09 07:54 大字

郎溪讯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郎溪县积极创新整治新模式、摸索整治新思路,将整治与建设相结合,目标到2020年,投入2亿资金,打造5个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县全面开花。

机制引领,拧紧“总开关”。分别制定印发《郎溪县“315”示范品牌村创建工作方案》、《郎溪县省“315”示范工程品牌村创建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县选取5个村重点整治,力争形成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格局,在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上走在前面、作出示范。

领导重视,用好“指挥棒”。成立高规格重点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重点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至今,县委书记分别到5个村实地走访调研,主持召开推进会,县委副书记每月召开一次重点示范村创建调度会,并多次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高位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见实效、出成果。

部门合力,打好“组合拳”。由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分别牵头负责各组职责内工作的协调指导工作,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从专业的角度为每个村提出符合本村发展的“个性”化建议,从术业专攻到齐抓共管,形成有机整体,增强创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资金保障,输好“营养液”。县财政设置专项整治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每个示范村每年奖补1000万元,连续奖补三年,乡镇财政配套不少于20%,共计2亿余元。

产业支撑,走好“致富路”。5个重点示范村围绕茶业、林业、旅游业做文章,先整治建设,提升基础,再因地制宜、规划产业,进而引进企业,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实现农旅结合、产村融合,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郎溪县计划通过打造亮点,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治模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部分村向县域内所有村覆盖,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最终建成覆盖全县的景观带、致富线。(李琬星特约记者刘瑞凡)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