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希望“民间调解室”再多些■齐振松

宣城日报 2017-09-18 23:12 大字

“左哥调解工作室”、“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婆婆妈妈调解工作室”、“五老调解工作室”……在郎溪县建平镇,有26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民间调解工作室,调解工作都由老村干、老乡贤们担当。2013年以来,这些民间调解室受理民间纠纷355起,成功调解348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宣城日报2017年9月18日2版)

从上述报道看来,“民间调解室”那些“老娘舅”和“婆婆妈妈”们调解纠纷的优势显而易见,柔性的调解弥补了刚性法律的不足,调解结果往往是和气息事,很少会产生二次纠纷,耗费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也更少,群众自然更愿意找他们来解决问题。

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都很赞成民间调解。古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平时生活中,邻里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尤其是家庭中的婆媳争吵、赡养老人、房产纷争等问题会产生家庭矛盾,这就非常需要我们民间调解的“老娘舅”或“婆婆妈妈”出面调解,站在中间立场上帮助“拉拉架”,先好言相劝,稳定双方情绪,接着查找“病因”,而后“对症下药”,促其矛盾化解。

其实,在民间已经涌现一批“老娘舅”和“婆婆妈妈”等义务调解员,像我们已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等,他们说话办事按原则,经验丰富方法灵,主持公道讲正义,德高望重威信高,并具有相当的亲和力,确实是最佳的“老娘舅”。他们在调解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时,找准切入点,融情、理、法于一体,化干戈为玉帛,让诸多纠纷和矛盾在“和风细雨”的劝导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他们为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促进人际和睦,建设和谐乡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有更多“民间调解室”的“老娘舅”和“婆婆妈妈”等义务调解员帮助调解人民内部纠纷和家庭矛盾,共同努力建设温馨而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闻推荐

郎溪“三步走”扎实开展“雨露计划”

郎溪讯今年以来,郎溪县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分“三步走”扎实开展“雨露计划”。多渠道宣传,地毯式摸查。该县镇村两级广泛宣传,把“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标准、申报流程、申报时间、实施步骤等信息...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