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路上砥砺前行——宣城市扶贫工作综述

宣城日报 2017-09-11 20:48 大字

曾经的旌德县旌阳镇凫山村八亩村民组地处高山、条件恶劣,这里的村民常年饱受地质灾害之苦。贫困,成为了外界对这个村的最直接的描述。2016年,旌德通过“下山行动”,帮助八亩村的贫困村民全部搬迁“下山”谋发展,过上了祖辈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扶贫,是场攻坚战,而“八亩大捷”只是宣城市扶贫攻坚战役中一次成功的“阻击战”。2016年,在脱贫攻坚的这场战役中,宣城市完成了45719人脱贫,12个贫困村出列、54户104人易地搬迁的任务,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17年,宣城市的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精准脱贫不断深化,全市上下以问题整改为突破口,以补齐短板为工作抓手,坚持防范返贫与继续攻坚并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走出了一条具有宣城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

时下的宣城,脱贫攻坚仍如火如荼……

高位推动政策给力

2014年,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还是个贫困村,这一年10月,团市委机关干部金伟作为选派干部来到这里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从此,庆丰村的村前村后、田间地头,多了一个年轻又忙碌的身影。

引进扶持资金改善村基础设施、依托茶资源打造茶叶品牌、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年,庆丰村总收入比上年增收2000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实现了贫困村出列。

2014年,全市109个贫困村都选派了第一书记,组织440人的驻村工作队,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

2015年10月,宣城市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扶贫工作“目标、时限、措施、责任”四项清单,并成立了市、县、乡三级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个乡镇也都成立了扶贫工作站,村明确了扶贫工作专员。

今年,宣城市再次增强选派帮扶工作力量。5月1日,宣城市向全市9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派驻了9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由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副队长和扶贫专干3人组成。其中,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由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副队长由科级干部担任。

机制不断完善,责任层层落实。扶贫既然是一场攻坚战,就要不断地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在2017年刚刚过去的大半年里,宣城市共召开了4次市委常委会、4次市政府常务会、5次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扩大)会,多次调度会……对扶贫攻坚进行责任再压实。市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做到大局全局把握、关键环节亲自协调,重点项目亲自调度、工程推进亲自督导、艰巨任务亲自承担。各县区聚焦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对象主动六个环节,构建责任链条,并按照“源头严把、过程严控、验收严格、纪律严厉”的要求,严格落实“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

4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推进会,制定并印发《宣城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方案》,会后,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紧紧围绕省第三方评估和“双考双查”反馈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方面存在问题,找准症结,始终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于年度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以整改促进工作成效提升。

八项行动***

劳动能力差,住房是危房,家里老人患病在床、妻子也身有疾病,大儿子上大学交不起学费、小儿子正在上高中,无生活来源,每月收入不足百元……这是郎溪县飞鲤镇三溪村中沙组村民孔春根曾经的生活状态。

2015年,在该县水务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孔春根的家完成了危房改造,摇摇欲坠的危房被改造成了干净整洁的60平方米平房。镇、村两级还根据孔春根家因病、因学、缺技术、缺门路的现状,因人施策,帮他发展水产养殖。一个月后,孔春根便在镇、村两级的扶持下,流转了近30亩土地,用申请来的***小额贷款资金,养起了青虾。目前,孔春根的青虾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亩产青虾200斤左右,年收入4万元以上。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美丽的秋天

郎溪实验小学四(1)班王子叶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但要问哪个季节最美丽?我的回答是:秋天最美丽。秋天像一位姑娘,悄悄地走进了果园。果实丰收了:石榴咧开嘴笑了;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把整...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