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循环利用:让禽畜粪便“变废为宝”

宣城日报 2017-08-20 18:17 大字

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探索畜禽粪便生态循环利用,形成了生产有机肥、发酵床—还田、种养结合等粪便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了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

郎溪县飞鲤镇王村村的幸福好运家畜养殖家庭农场,年出栏生猪4000余头。笔者日前在该场看到,猪圈地面干爽,粪便处理及时,整个养猪场内并没有过重异味。高排污的养殖产业,牲畜粪便是如何处理的?养猪场负责人余里富表示,该场每年产生4000余吨粪便,全部靠发酵消化。

在余里富的养殖场,每个猪圈都留有排污管道,粪便通过管道收集到发酵池,经发酵后,沼气收集至沼气罐,沼液存储至沼液池。余里富流转了6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莲藕,沼液池与田亩联通,沼液经稀释后,可直接用于灌溉施肥。他还用多余沼液与中粮大户置换稻糠,作为饲料投喂生猪。另一方面,莲藕加工产生的下脚料,也成为喂养生猪的好饲料,光这一项,每年就节约喂养成本十多万元。

“猪粪发酵、沼液肥田、农作物下脚料再喂猪、喂鱼,种植垃圾变废为宝,不但保护了环境,还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如今,余里富的循环生态链,在进行产业废料生态化处理的同时,有效节省开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市畜牧局副局长宋晓明介绍,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总量的不断增加,宣城市畜禽粪便产生量也不断累积增加,全市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年产粪污约211.32万吨。在此背景下,全市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总体目标,对畜禽粪便生态循环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管部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多次组织赴外地考察学习,举办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培训班,全力推进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

据了解,目前宣城市畜禽粪便处理已成功实现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堆肥发酵处理,主要用于家禽和散养牛羊、生猪,粪便堆积发酵后还田利用。二是沼气池处理,主要用于大中型生猪养殖场,粪尿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生活或发电,沼渣沼液还田利用。三是发酵床技术,主要用于中小型生猪养殖场和规模化蛋鸡、肉鸡养殖场,粪尿同时降解,基本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四是生产有机肥,主要用于家禽、生猪规模养殖场,利用猪粪、鸡粪加工成商品有机肥。五是达标排放,主要用于小规模养殖场,污水经沉淀降解后达标排放或还田利用。

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促进了规模养殖场环保设施的改造提质,目前宣城市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65%。宋晓明表示,接下来,市畜牧局将继续统筹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粪污综合利用,努力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争取到2020年,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

新闻推荐

建平镇全面开展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

郎溪讯为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开展,近日,郎溪县建平镇“五举措”扎实做好2017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一是高度重视。该镇成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将各项工作...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