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舞鞋培训中心:扎根教育 回报社会■谢文静 陈璐

宣城日报 2017-08-11 23:12 大字

正逢暑假,在郎溪县十字镇的群众文化辅导点——红舞鞋舞蹈培训中心,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舞蹈房练习基本功,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都仔细学习着中国舞的动作……

王燕是舞蹈培训中心的老师,也是创办人,她对于舞蹈有着一份执着的喜爱,对于学生舞蹈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在王燕老师的微信里,她经常活跃在“家长群”,每天与学生家长交流成了她的“习惯”,她及时地将孩子的学习状态向家长反馈。“王老师,您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在微信群里,这是学生家长对王燕评价最多的话语。

红舞鞋舞蹈培训中心每年在招新学员之前都会开设几堂体验课,让对中国舞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先体验,王燕说:“我觉得体验课很重要,孩子可以亲身感受,了解自己是否喜欢舞蹈,老师也可以观察孩子是否适合学习舞蹈,兴趣爱好应该是培养起来的,而不是逼出来的。”今年3月,一位叫航航的小男孩来上体验课,几节体验课,王燕觉得航航并不适合跳舞,连基本动作都做得吃力,也越来越没自信,王燕就与航航的妈妈沟通,她发觉航航非常喜欢模仿唱歌,建议航航去学习音乐,并不接受航航的报名。对于王燕的做法,航航的妈妈最初不理解,别人也认为王燕是将“生意”往外推,可是王燕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要负责,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特长,本意是让他们从中获得自信,可是强迫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

问起培训中心这些年的发展,王燕说她很少花精力去宣传,从开办培训中心到现在,她就发了三张宣传单,她说:“我觉得教育好孩子就是硬牌子,不仅要细抓舞蹈动作,还要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训中心成立5年来,从最初的几个学生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人,这都是家长们之间口碑相传的结果。

2015年7月,王燕编排的《我们刚上一年级》获得了中国舞展演赛最佳表演奖,2015年10月集体舞《娃娃》获得了最佳才艺奖……王燕依旧记得,第一次带着几个小朋友去合肥比赛的场景,看着台上的学生圆满的完成舞蹈动作后,她感动地流出眼泪。她觉得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能从农村走向大城市,得到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更有意义。

一直以来,王燕都有自己研究的一套“教学方案”,她坚持“教育不要与利益挂钩”,“塑形体、塑品行”是她的教学宗旨,她在培训中心设置了一个奖品柜,每节课结束后,她都会为上课认真的孩子颁发一个小五角星,等到学期末,学生们可以拿着自己攒下来的小五角星去兑换相应礼品,王燕说:“哪怕就是五块钱的礼物,孩子们都很高兴,因为这是他们付出才得到的回报”。

舞蹈培训中心耗费了王燕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可是没人知道,王燕办学的初衷是因为她的儿子。她儿子2岁零3个月的时候,被诊断视网膜病变,需要动手术。王燕与丈夫带着仅有的12000元的全部积蓄去到上海,八次化疗、17次放疗、吃药、租房,这一笔笔巨大的开销,都摆在了王燕的眼前,对于她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预计30万的治疗费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后来,在十字镇政府、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筹得善款顺利地做完了手术。就是这一次的“雪中送炭”坚定了王燕办学的决心,她希望儿子可以通过舞蹈找回自信,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学舞蹈变得越来越优秀,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

“王老师真的是个好老师,在我们镇是家喻户晓,家长们都愿意将孩子送去学习,不仅如此,我们镇经常举办文娱活动,孩子们总来表演节目”。郎溪县十字镇文化站站长陈志宁对红舞鞋舞蹈培训中心总是赞不绝口。

这仅仅是十字镇文化教育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郎溪县十字镇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优化文化网络建设,实现了全镇11个村(社区)文化广场和活动室的全覆盖,发展基层文化队伍,健全全村级图书室,免费向群众开放,不断提升了全镇的文化内涵,彰显艺术水平。

新闻推荐

扶贫攻坚点亮群众致富路——毕桥镇大义社区精准扶贫亮点速写

郎溪县毕桥镇大义社区毗邻南漪湖,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圩的鱼米之乡,一直以来,由于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经济收入以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来源。2014年,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38户230人,自精准扶贫工作...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